-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你知道为什么把专门从事商品贸易的人称作“商人”吗?
; 探究一:请同学们根据时间提示找出相应朝代商业发展情况。;原始社会末期
商朝
周朝
春秋战国
隋唐
宋代
元代
明清;;; 原始社会末期:;从经商到从政为秦相;;;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惟一一张宋代纸币 ; 古代的“城”是统治者居住的地方,是政治中心,“市”是商品交换的场所。 以后“城”、“市”结合,成为社会的中心,商业的繁荣也就总是与城市联系在一起。; 探究二:请同学们根据时间提示总结各朝代城市发展概况。;;;清明上河图;唐长安城;中国古代城市与城镇发展中的两个阶段
⑴严格限制阶段(从周至唐):市一般处于城的特定地段,与民居分开,商业交易的时间、地点等均受官府控制,甚至商业繁荣的唐朝也是实行严格的城市分置”,在长安城设置固定的东市、西市作为贸易场所,定时启闭。
⑵放松限制阶段(宋至明清):放松限制从宋朝开始。城市界限被拆除,市分散于城中,更便于居民生活所需,原先不设市的乡村也可以贸易。除了地点的限制取消之外,时间、经营范围的限制也逐渐放松了,如出现了夜市、晓市、鱼市等,城市的经济功能大大增强。而到了明清,由于商业活动的发达,涌现出一大批工商业市镇,如棉织业中心松江、丝织业中心苏州等,即经济中心不再依赖于政治中心而独立存在。 ;; 探究三:请同学们根据时间提示总结各朝代重农抑商政策的原因、表现和评价。;阶段;探究:对重农抑商政策的评价:;;; (1)与农业、手工业的发展紧密相连, 相辅相成。
(2)阶段性特征明显, 各个时期发展极不平衡。
(3)政府对商业的控制逐渐减少, 城市逐渐增多, 城市的商业性和经济功能逐步加强。
(4)在明前期之前对外贸易兴盛, 特别是以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为主渠道的
对外贸易发达, 并促成了沿途商业城市兴盛, 但此后衰落。
(5)商业始终作为农耕经济的补充而未能占据中国古代经济的主导地位。
(6)商人群体活跃, 到明清时期, 出现实力雄厚的大商帮如徽商、晋商等。
;2、假如你是元朝的一位大商人,你常用哪种货币在大都做生意
A、贝壳 B、铜钱 C、白银 D、纸币;3、明清时期我国商业发展的主要特点是
①工商业市镇的兴起 ②货币经济占据主要地位 ③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 ④劳动力也成为商品 ⑤区域性商人团体的形成
A①②④⑤ B①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④⑤;5、下列关于古代重农抑商政策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B、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C、有利于封建社会的稳定
D、有利于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