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中西诗歌比较
诗歌被誉为一个民族文化的结晶和最高体现,同时诗歌也是时代、历史文化沉淀的结果。由于中西文学传统、民族心理习惯和表达情感方式上的差异,造成了中西古典诗歌在诗歌观念、创作实践等方面的差异。中西诗歌,于巨大处,反映了时代和民族的气质;于细微处,倾吐出个人幽深奥秘的心声。归纳起来,差异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西方诗歌重叙事诗,中国诗歌重抒情。
在西方,最早的诗篇是叙事诗。荷马史诗《伊里亚特》和《奥德赛》,《圣经。旧约》中的“雅歌”,是西方诗歌的先驱,它们开创了西方叙事诗的传统。西方文学沿着这个传统发展下来,在以后很长的时间内,叙事诗一直处于诗歌的主要地位。强调模仿,侧重故事的情节结构和人物个性的描写,这就成为西方叙事诗传统的重要特征。欧洲封建制度建立以后,出现了歌颂英雄们忠君、爱国、护教的英雄史诗。如法国的《罗兰之歌》、西班牙的《熙德》、德国的《尼伯龙根之歌》和俄国的《伊戈尔王子远征记》等。十七世纪,伟大的诗人弥尔顿写下了《失乐园》、《复乐园》和《力士参孙》三部伟大的史诗。英国诗歌的高潮浪漫主义时期,拜伦写的《恰尔德·哈罗德游记》和《唐·璜》,雪莱写的《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都是史诗类的诗篇或诗剧。
而中国,中国的诗歌传统是以抒情诗为主。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所收的诗几乎全是抒情诗。它开始了重抒情的传统。《楚辞》也是抒情诗,特别是《离骚》:它展开了前所未有的抒情诗画幅的天地,表达了诗人悲哀、苦闷、渴望和怨恨的情感。以后的汉魏乐府诗、唐诗、宋词大都是抒情的。在元代杂剧和明清传奇中,包含着大量的抒情诗,散曲也是抒情诗篇。
二、西方诗歌重宗教情操,追求永恒;中国诗歌重视现世人生,追求实际。
西方受基督教的影响深远,即便是非宗教题材的诗作,也含有至上的神的意识,透出浓郁的宗教气息。基督教徒认为现世人生充满痛苦,青春韶华与幸福易逝,只有在绝对永恒里灵魂才拥有真幸福,而死亡能达到灵魂的永恒。因此西方许多诗歌重出现了死亡主题,且以超脱平和的心态面对死亡。如女诗人艾米莉·狄更生的《因为我不能停止等待死神》中,作者用拟人的手法使本来狰狞的“死亡”变得像绅士一样慈祥有礼。诗中最后两句“那一天,我初次猜出,马头,朝向永恒——”就说明诗人把死亡看作是永恒,全诗将死亡宁静化、神圣化了。
相比之下,苏轼的悼亡妻的词作《江城子》却显得无限凄凉。在中国人眼里,死亡意味着决绝,虽然佛教声称人死可以转世,道教声称人可以成仙,仍然可以相见。但讲究实际的中国人,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太深,注重现世生活,对死后的情景不感兴趣或觉遥远,逝去的人总会为生者带来无尽的悲痛与伤感,任什么宗教都难以抚平他们心中的创伤,因此,中国以死亡为主题的诗歌往往情真意切,催人泪下,而达不到西方诗歌中对死亡的超脱与平和的境界。
三、西方言情诗铺陈奔放,中国言情诗含蓄精炼。
西方社会表面上虽以国家为基础,骨子里却侧重个人主义。爱情在个人生命中最关痛痒,所以尽量发展,以至掩盖其他人与人的关系。说尽一个诗人的恋爱史往往就已说尽他的生命史,在近代尤其如此。西方诗人们从不羞于表达自己的任何感受,在诗歌中往往表现出喷薄而出的浓郁情感,令读者为之律动。中国社会表面上虽以家庭为基础,骨子里却侧重兼善主义。文人往往费大半生的光阴于仕宦羁旅,“老妻寄异县”是常事。他们朝夕所接触的不是妇女而是同僚与文字友。中国人的民族性格倾向于含蓄蕴藉,说话行事委婉曲折,中国诗人推崇备至的境界是“言有尽而意无穷”,讲究的是不露痕迹的含蓄隽永。
东西恋爱观相差也甚远,西方人重视恋爱,有“恋爱至上”的口号。中国人重视婚姻而轻视恋爱,真正的恋爱往往见于“桑间濮上”。潦倒无聊悲观厌世的人才肯公然寄情于声色。象隋炀帝、李后主几位风流天子都为世所垢病。我们可以说,西方诗人要在恋爱中实现人生, 中国诗人往往只求在恋爱中消遣人生。中国诗人脚踏实地,爱情只是爱情;西方诗人比较能,高瞻远瞩,爱情之中都有几分人生哲学和宗教情操。中国诗人即使写爱情,多写婚后的惜别与“怨”,中国爱情最善于“怨”,春怨、宫怨、闺怨无一不是表现爱情得不到对等响应的苦闷、怨愤,而这怨愤又与痴情缠绵交织,形成了中国爱情诗在内容主题上的别具一格。
西方的言情诗在艺术表现上,情感表达热情奔放,总是竭尽渲染、夸张之能事,诗人们擅长铺陈,直抒胸臆,倾诉爱慕之情。而中国言情诗无论抒写亲情、友情、爱情都显得委婉含蓄,蕴藉感人,尤其是爱情诗,中国诗人善于细腻含蓄的表达宫闱女子的心理状态及其微妙变化,较之西诗,显得情感平静,波澜不惊。如王昌龄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壻觅封侯。”
四、西方诗歌多透出巨大力量与哲理沉思,中国诗歌多注重自然与情趣的契合。
在中国和在西方一样,诗人对于自然的爱好都比较晚。最初的诗都偏重人事,纵使偶尔涉及自然,也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企业工会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docx VIP
- 斜井压力钢管安装工法实操指南.docx
- 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pdf VIP
- 2025年公安辅警综合基础知识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十年(2016-2025)高考数学真题分类汇编(全国通用)-专题10 数列解答题综合一(等差、等比通项公式及数列求和,46题).docx VIP
- 标准图集-06D401-1 吊车供电线路安装.pdf
- 王正龙先生的灸法直论.doc VIP
- 【各类建筑及案例分析】快题课-05 泡泡图 图书馆类建筑 DaveChen.ppt VIP
- 【各类建筑及案例分析】快题课-07 泡泡图 文化馆类建筑 davechen.ppt VIP
- 【各类建筑及案例分析】快题课-03 泡泡图 旅馆类建筑 DaveChen.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