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城镇2017年工作总结和下一步工作打算
今年以来,古城镇党委、政府深入贯彻“五大发展理念”,坚持“以二带四”发展思路,以文化旅游和冬枣产业为龙头,带动城建提升、农业发展、工业强镇和党建创新,攻坚克难,稳中求进,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良好势头。
一、2017年工作情况
一是全力打造生态旅游名片。投资500万元对文化古城商业街进行提升改造,复古改造沿线房屋4000平方米,修缮文峰小学大礼堂。同时,建设3D文化长廊,丰富民俗馆农事、民事体验园活动专区内容,增加娱乐项目。借助互联网、微信平台,广泛宣传推介文化古城。争取有实力的旅游策划公司对整个景区托管经营,包装打造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修建白杨河北堤路,打通小开河湿地公园至“古城文化产业园”旅游通道,依托200亩小开河生态湿地公园,在白杨河北路规划建设600亩冬枣旅游观光采摘园,沿路建设1000米旅游观光长廊,最终形成“四王”老枣树观光游、北关千亩水库、油坊冬枣采摘游、文化古城旅游景区和小开河湿地景区环形生态旅游布局,初步形成“五点一线”休闲旅游线路。
二是招商引资稳步推进。利用3月份“集中招商月”,组织人员赴北京、青岛、济南等城市,围绕文化产业、互联网+、冬枣产业转型升级等开展招商活动10余次,7个项目达成初步合作意向。为镇内现代龙头企业搞好服务,引导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链条延伸,促进相关产业扩规提档。
三是林水会战成果显著。林业生产方面,完成津汕高速两侧绿化补植12.2公里,发展合格造林2000亩,森林抚育5000亩。水利工程方面,对小开河沿岸的10条、总长55.47公里沟渠进行清淤,新建生产桥21座,田间渠系清淤11.2公里、路域水系治理2.7公里,动土147.72万方。加快农业开发,提升土地效能。实施北耿片3200亩、李彦片100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完成斗沟清淤11225米、铺设砂石路3270米、混凝土路520米。实施北耿村水利行业脱贫攻坚项目,铺设管道18300米、输电线路4150米,建设生产桥6座。完成班家片2000亩国土项目规划和招投标工作,完成沙洼片2018年度600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规划定位和勘察测量设计并立项。
四是加快冬枣产业转型升级。采取专家讲课、召开座谈会、组织枣农外出参观学习等形式,积极宣传发动,引导枣农转变观念,发展大棚冬枣1800亩。定期召开“知名枣农”交流会,为枣农搭建经验互学平台,提升大棚冬枣管理水平。以张家、单家村为中心,在永馆路南打造百亩冬枣示范园,带动镇南区域冬枣产业发展,与油坊千亩冬枣采摘园相结合,发展旅游采摘,实现南北联动发展。全镇建设高标准示范园3个,精品园1个,旅游采摘园4个,全面提升冬枣品质,10月份在全区第十届“林茂杯”赛园赛枣大赛中古城镇再获佳绩,夺得特等奖2个、一等奖4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3个。
五是全力做好精准扶贫工作。按照上级要求,在对原有贫困户实际收入逐户核查的基础上,搞好部分贫困户清退、返贫工作,完善贫困户档案,确保贫困户精准识别、建档立卡。9月份,完成贫困户危房改造52户。通过政策扶持、物资扶持、技能培训、残疾救助、低保保障,加快贫困户脱贫。
六是强力推进民生工程建设。①加快农村旱厕改造工程。立足“小厕所、大民生”的工作理念,压实责任、督促进度,改造完成2600户,超额5户实现全覆盖。建设高标准2轨道垃圾中转站一处,配备2辆专业清厕车,实行统一免费服务。②城乡环卫一体化建设方面,建立健全农村环境长效管护机制,加强环卫监督、考核,全面做好卫生保洁、垃圾清运等工作,实现群众生产和居住条件的切实转变。③完成敬老院配套消防设施安装,建立一处残疾人康复中心。协调推进黄大铁路古城段410米修筑进程,现已完成备土总量的62%;镇内青年路、班家路、张油路安装道路护栏,保证校车出行安全。
七是创新社会综合治理。①抓好环保工作。按照上级要求,镇内10家“小散乱污”企业全部取缔,22家燃煤小锅炉全部整改完成,错峰生产企业实施停限产处理,禁养区内规模养殖场完成整改;2家加油站全面禁售普通柴油,均安装了油气回收设施,销售合格车用尿素;秋收期间,设置帐篷环保监测点10个,确保镇内不着一把火、不冒一股烟。落实镇内河道河长制定期巡查,保护镇域水生态环境。②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工作。按照移风易俗工作的实施方案,进一步细化红白理事会章程,努力营造“厚养薄葬、崇尚节俭、倡树新风”的良好社会氛围。稳妥实施卫生计生融合工作,全面提升为民服务水平。③抓好安全稳定工作,特别在全国“两会”、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和党的十九大等重点时期,加强对赴省进京上访、聚众闹事等行为的摸排管控,确保全镇安全稳定。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工作责任制,帮助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工作;全镇50个行政村全部聘请法律顾问,推进依法治镇,创新社会管理。
八是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强化党员教育。开发设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