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白龙江堰塞湖除险及河道应急疏通施工技术研究与探索.docxVIP

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白龙江堰塞湖除险及河道应急疏通施工技术研究与探索.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白龙江堰塞湖除险及河道应急疏通施工技术研究与探索田 维 忠, 陶然(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 水电第三总队,四 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白龙江堰塞湖除险 及河道应急疏通施工技术研究与探索 田 维 忠, 陶 然 (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 水电第三总队,四川 成都 610036) 摘 要: 2010 年 8 月 7 日 23 时许,甘肃舟曲发生了建国以来最大规模的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在白龙江堰塞湖除险及河道 应急疏通中采用了挖爆结合,运用路基箱、丁字堰和换填等手段,经过 22 昼夜连续奋战,终于在 8 月 29 日下午完成了山洪 泥石流灾害白龙江堰塞湖除险及河道应急疏通任务,解决了我国泥石流抢险软基河道快速疏通技术难题。 关键词: 泥石流; 白龙江堰塞湖; 路基箱; 丁字堰; 导流渠; 舟曲; 山洪 中图分类号: TV51; TV52; TV54; TV541; TV144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1001-2184( 2011) 增 1-0009-07 B 1 概 述 2010 年 8 月 7 日 23 时许,甘肃省舟曲县县 城北部山区突降特大暴雨,引发特大山洪泥石流 灾害,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房屋损坏,山洪泥石流 在白龙江内形成长约 1. 5 km、宽 100 ~ 120 m、淤 积厚度约 9 m、淤积量约 140 万 m3 的堰塞体,并 在其上游形成了长 1. 5 km、宽 100 ~ 120 m、水深 约 10 m,蓄水量约 150 万 m3 的堰塞湖,城区大面 积被淹( 图 1、2、3、4) 。 根据山洪泥石流所形成堰塞湖的灾害程度和 白龙江舟曲县城段堤防现状标准,专家组提出抢 险救灾和灾后重建分阶段实施的方案: 第一阶段, 挖爆结合,迅速排除堰塞湖溃决险情,确保下游人 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第二阶段,对白龙江淤积体 主体段进行应急疏通,实现水流归槽,初步形成窄 槽、深槽、急流河道,提高河道的过流能力,在 8 月 图 2 8 月 9 日三眼峪灾况 图 3 8 月 9 日三眼峪灾况 多年平均流量过流时城江大桥断面水位降低约 2 m; 第三阶段,在对白龙江淤积体主体段继续挖深 扩宽的同时,根据城江大桥上、瓦厂桥下河道淤积 情况,向上、下游方向延伸开挖疏通,快速排放存 水和冲沙,再降低淤塞河道水位约 3 m,为受灾群 众尽快返回家园及河道综合整治河道防洪工程建 设、灾后重建创造条件; 第四阶段,实施河道综合 Sichuan Water Power 9 图 1 8 月 9 日瓦厂桥灾况 收稿日期: 2011-03-25 陶 然等: 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白龙江堰塞湖除险及河道应急疏通施工技术研究与探索2011 年增刊( 1)( 4) 8 月 陶 然等: 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白龙江堰塞湖除险及河道应急疏通施工技术研究与探索 2011 年增刊( 1) ( 4) 8 月 7 日当晚,舟曲县城只下了小雨,在 泥石流到来前雨加大,23 时左右的雷雨造成舟曲 县城停电,居民撤退线路不明。 2. 3 舟曲泥石流特性分析 进入白龙江的泥石流形成的堰塞体主要由碎 块石组成,挟带大量毁损建筑垃圾等,其中砂石含 量为 19. 7% ~ 29. 7% ,碎块石含量约为 60% ~ 80% ,含泥量为 1. 8% ~ 3. 5% ,发生时容重为 1. 2 ~ 1. 8 t / m3 ,清理疏通期容重为 1. 6 ~ 2. 3 t / m3 。 瓦厂桥上、下游段白龙江河床较缓,坡降少, 被泥石流淤积段达到 1 ~ 3 km 后,对桥上游的泥 石流淤积体下流牵引力不够,桥洞被堵塞后不能 形成有效的泄流明渠,相反,桥体与淤堵体一起相 当于形成了一座高 7 m,宽 10 m 的大坝横亘在白 龙江上,堵塞淤积的泥石流体不可能瞬时溃决,上 游必然被阻积的江水和洪水淹没。 到 2010 年 8 月 13 日开始进行白龙江疏通, 淤积体已经沉积 5 d,根据土的特性,稀泥在静水 中浸泡 3 ~ 5 d 就开始沉积板结,根据实际观测, 在流速小于 3 m / s 的水流作用下,水力冲刷是不 能将沉积的土层破坏带走的。加上泥石流中掺和 有级配连续的碎石,水流冲刷把表层泥土带走,裸 露的碎石降低了水流对深层次的泥土破坏,因此 泄流渠需要人工进行开挖,范围需要往上下游延 伸到合适范围,直到满足泄流的深度和宽度为止 ( 图 5、6) 。 图 4 8 月 9 日城江桥上游淹没情况 治理和防洪工程建设,恢复并提高河道的过流能 力,满足舟曲县城防洪保安的要求。 堰塞体形成原因分析 泥石流形成的原因 根据实地考察,泥石流形成原因主要有以下 2 2. 1 几方面: ( 1) 上世纪 50 至 90 年代,人为对白龙江流

文档评论(0)

bodk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