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神秘的汪山土库
江西人民出版社
目 录
前言3
序 情动文词缀乡音5
神秘的汪山土库之一9
二、重教崇文,书山有路 12
三、风水宝地,金鸡报晓 17
神秘的汪山土库之二21
一、地处偏远但交通便利21
二、清代建筑艺术的特点21
三、建筑外表的低调处理24
四、彰显个性的建筑结构25
五、符合规定的清代民居26
六、珍贵文物散落国内外27
神秘的汪山土库之三29
一、部分建筑和雕刻的寓意29
二、七幢进与宰相堂30
三、“无字匾”的秘密31
四、退思堂与八骏图31
神秘的汪山土库之四33
一、“一门三督抚”33
二、清代其他名人52
三、民国时期名人54
神秘的汪山土库之五79
一、七房“革命三兄弟”79
二、革命书生程介一83
三、部分专家学者85
四、二房“音乐之家”四兄妹 107
神秘的汪山土库之六 112
一、汪山土库的特殊习俗 112
二、汪山土库节日习俗 113
三、汪山土库婚姻习俗 114
四、汪山土库丧葬习俗 115
1
五、大塘地区饮食风俗 116
六、汪山土库风俗禁忌 117
编后记 125
2
前言
南昌往北45 公里,鄱阳湖西汊的汪山岗上,有一座宏伟的清代
古建筑群,叫汪山土库。
这座号称“江南小朝廷”的大宅院始建于道光元年(1821),历
时半个世纪,于同治年间落成,是清代湖广总督程矞采、江苏巡抚程
焕采、安徽巡抚程楙采 (史称“一门三督抚”)等九兄弟筹资兴建的
府第。
整个建筑坐北朝南,依山枕水,以祖堂为中心,东西两侧一字排
开,占地108 亩,内有房屋25 幢、1443 间、大小天井572 个。建筑
结构采取外墙青砖立斗灌泥,墙内侧定磉立柱承重的形式,外观青砖
黛瓦,封火山墙,气势恢宏,巍伟壮观,总体上给人以庄严而又简朴
的印象;内部庭院深深,巷道纵横,神秘莫测,木雕、石雕、砖雕有
鹤腾凤舞、狮子滚球、八仙过海、梅兰竹松等图案,皆精美绝伦,神
采飞扬。因这座宅院建在汪山岗上,且规模浩大,所以被称为“汪山
土库”。
汪山土库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孕育了一个曾经叱咤风云的豪门
望族,培养了一代文彦俊士、社会名流。追根朔源,这个大家族的祖
先是种田养鸭的,程启垣和他的两个儿子程楷和程达先虽然读了私
塾,但却并未取得什么功名;自清嘉庆末年出了程矞采、程焕采、程
楙采“三个大红顶子”后,程家大宅院人才辈出,至民国的一百余年
间,汪山土库程氏家族共出进士四名,举人十一名,大小官员、名流
一百余名,尽管他们在自己所处的时代出类拔萃、职位显赫、业绩斐
然、大红大紫,民族英雄林则徐、一代名臣曾国藩、帝师翁同龢等达
官显贵都与汪山土库程氏家族有过密切交往,曾驻足汪山土库并留下
墨宝。但时至今日,令人费解的是,汪山土库众多名人却名不见经传,
这个人文鼎盛的大家族似乎早已销声匿迹。
直至 2003 年,这座被毁坏得只剩一部分框架的大宅院被一些有
眼光的领导和专家发现,于是成立新建县汪山土库修复工程指挥部,
开始了艰难的修复整理工作。这项工程得到南昌市委、市政府的高度
3
重视和支持,同时也得到相关部门的专家和学者的认可。
2004 年,汪山土库被中国文联、中国民协命名为“中国府第文
化博物馆”;2010 年,被中国楹联学会定为“中国楹联馆”;并先后
被列为市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目前,汪山土库已被列入鄱阳湖文
化生态休闲旅游景区。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汪山土库独特的建筑艺术和深厚的家族文
化,我们搜集整理了这个官宦豪宅的建筑艺术资料以及这个大家族的
部分名人资料和相关故事,这些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