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电颈圈定位数据应用于卧龙大熊猫移动规律的研究.PDFVIP

无线电颈圈定位数据应用于卧龙大熊猫移动规律的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兽类学报,2008,28 (2):180 - 186 Acta Theriologica Sinica 无线电颈圈定位数据应用于卧龙 大熊猫移动规律的研究 1 1 2 2 刘雪华 王亭 王鹏彦 杨健 (1 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北京 100084)(2 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 汶川 623006 ) 摘要:本文分析了 1981 ~ 1983 年卧龙自然保护区6 只大熊猫的无线电定位数据,结合 DEM 高程数据,应用地理 信息系统 (GIS)工具进行了大熊猫的垂直移动 (海拔变化) 和水平移动 (2 个相邻日的移动距离变化)规律研 究。应用了 “箱图” 法和 Mann-Whitney U test 统计检验方法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显示:卧龙地区的大熊猫从每 年的4 月份起从2 800 m以上的高海拔区域下移至2 600 m左右的低海拔区域,在较低海拔生活至6 月底,然后上 移回到2 800 m的高海拔区域,表明大熊猫存在 “季节性垂直移动”。大熊猫的2 个相邻日移动距离年平均值为 550 m ;在4 月份的水平移动距离最大,达到700 多米,而在夏秋季的水平移动距离较小,为400 m上下。本研究 中的雌雄体大熊猫在移动形式 (海拔变化、相邻日移动距离变化) 上存在差异,雌体大熊猫下移海拔变化较雄 体明显,但相邻日移动距离却明显比雄体小。本研究结果可为野外大熊猫监测和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大熊猫;卧龙自然保护区;无线电定位;移动规律 中图分类号:Q9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 - 1050 (2008 )02 - 0180 - 07 Application research of radio-tracking data on giant panda movements in Wolong Nature Reserve,China 1 1 2 2 LIU Xuehua ,WANG Ting ,WANG Pengyan ,YANG Jian (1 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Tsinghua University,Beijing 100084,China) (2 China Conservation and Research Centre for the Giant Panda,Wolong Nature Reserve,Wenchuan 623006,China) Abstract :It has always been interested that whether the seasonal movement of giant pandas exists and whether these move- ments are different in various mountains This research was conducted based on the radio-tracking data of 3 male and 3 fe- male giant pandas (Ailuropoda melanoleuca )in Wolong Nature Reserve (NR )collected between 1981 and 1983 The tracking data were analyzed using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and statistic methods to describe a

文档评论(0)

zcbsj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