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华南预防医学2018年4月第44卷第2期 SouthChinaJPrevMed,April2018,Vol44,No2 ·187·
·现场研究 ·
社会角色引导干预法控制亚临床抑郁障碍
病情发展的有效性探究
肖春风,朱学明,王远,周鸿影,高亚伦,杨军韦,王翠翠
【摘要】 目的 验证社会角色引导干预法在控制亚临床抑郁障碍病情发展的有效性。方法
采取随机对照试验的研究方法,设置2轮独立筛查,分别使用抑郁量表(CESD)和汉密尔顿抑郁量
表17项(HAMD )对齐齐哈尔市3所高校中社会角色偏离自评分值 2分的亚临床抑郁障碍大学
17 ≥
生进行为期10周的问卷调查;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接受社会角色引导干
预,对照组接受无目的性的摄入性会谈,每2周对研究对象进行1次量表测量和口头谈话,对各阶段
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研究共纳入196人,其中男生113人(占57.7%),女生83人(占423%),
试验组和对照组在性别、年龄构成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在第4、6、8周的
HAMD 测量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10周的HAMD 测量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7 17
(P>0.05);对2组干预效果分析显示,试验组有效率为85.7%(84/98),对照组有效率为75.0%
(75/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社会角色引导干预法可有效控制早期抑郁障碍病
情进展,可作为用于预防和控制抑郁障碍的新型心理干预办法。
【关键词】 抑郁; 情感障碍,精神病性; 心理疗法
中图分类号:R749.0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039(2018)02-0187-04
[3]
抑郁障碍(majordepressivedisorder,MDD)作为 仍是1项巨大挑战 。目前,控制抑郁障碍病情发
一种常见的异质性障碍一直是医学界致力解决的一 [4]
展的手段主要有运动锻炼疗法 、替代疗法、药物治
大难题,美国心理学会(AmericanPsychologicalAsso 疗和心理疗法,其中,运动锻炼疗法实施较复杂、收
ciation,APA)对抑郁障碍的定义是兴趣和愉快感缺 效易受其他混杂因素的影响且实际收效并不明显,
失以及持续的抑郁心境,此外,多数患者还伴有其他 仅作为早期干预的备选手段。药物疗法收效明显且
神经躯体症状,如体重和食欲明显改变、精神运动性 起作用速度快于其他方案,往往作为治疗首选方案,
兴奋或迟滞、失眠或嗜睡、疲倦或精力不足、无用感、 但常因各类不良反应的出现致被迫停药[5]。由此,
有罪感、犹豫不决、精力不集中、自杀意念反复等,孕 替代疗法和心理疗法自然成为早期控制患者病情发
妇、长期不良心境的学生等特殊群体是发病高危人 展的主要研究方向。
[1]
群 。抑郁障碍患者群组成分复杂,且患者病情难 早期明确的诊治对改善抑郁障碍患者预后十分
以诊治分级和及时处理,因此是最受一线医师关注 必要,亚临床抑郁(subclinicaldepression)是抑郁障
[2]
的全球卫生保健问题之一 。 碍转渡的提示性线索,处于亚临床抑郁状态的人虽
有研究显示,25%的抑郁障碍可通过认知行为 有符合《国际疾病分类(InternationalClassificationof
疗法(cognitivebehaviortherapy,CBT)得到有效控 Diseases,ICD)》对于抑郁障碍诊断的部分症状,但
制,但因现阶段对抑郁障碍发病机制和生物标记等 对人心身造成损害不大,在严重程度上不属于临床
相关研究的欠缺,迄今为止抑郁障碍的预防与控制 疾病范畴。亚临床抑郁的人病情常呈慢性进展,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