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科研 从选题、实践到成果报奖精选课件.ppt

临床医学科研 从选题、实践到成果报奖精选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5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适应症 膜部室缺- 距主动脉瓣膜 2mm以上, 距三尖瓣2mm以上。 缺损直径2-14 mm 肌部室缺 VSD的形态学研究 根据左心室造影显示的膜周部VSD形态提出 “象形 ” 分类法 -窗型 -漏斗型 -管型 -囊袋型 筛选方法和影像学分型的意义 超声三切面的应用 术前成功可能性预测准确率98% 室间隔缺损的象形分型 为封堵器创新、改进和选择提供依据 对称性封堵器适应范围有限 适合距离主动脉瓣/三尖瓣2 mm的大部分室缺 多孔型室缺的介入治疗? 靠近主动脉瓣的室间隔缺损可否治疗? 封堵器在临床应用中创新与改进 应用于多孔型室缺的新型封堵器 细腰型封堵器研制 特点:左盘大、右盘小、腰细 腰部直径小,左心室侧的盘片比腰部直径大4-8 mm,右心室侧的盘片比腰部直径大2-4 mm 临床应用-细腰型封堵器 1孔 2孔 3孔 对称型封堵器应用靠近主动脉瓣的室间隔缺损可引起主动脉瓣反流 有无可能既封堵室间隔缺损又不影响主动脉瓣的功能? 嵴内型室间隔缺损的介入治疗 研制了零边偏心型封堵器 特点:上边缘短(0mm),下边缘长(6mm) 适用于靠近主动脉瓣的室缺,可避免损伤主动脉瓣 零边封堵器与嵴内型室缺 国外封堵器应用中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生率较搞,并出现或后期的并发症, 美国FDA未批准其临床应用 国产封堵器也出现同样的问题 继续应用?就此止步? 术后:新问题 Amplatzer封堵器早期临床试验资料 临床指标 主要临床参数(565) 成功率 91%~95% 死亡 1例 房室传导阻滞 2%~8% 安置人工心脏起搏器 12例,3.8% Catheter Cardiovasc Interv. 2006 ,68(4):620- 8(n=100) J Am Coll Cardiol. 2006 Jan 17;47(2):319-25(n=35) Eur Heart J. 2007 Aug 7; [Epub ahead of print] (n=430) Amplatzer封堵器发生传导阻滞的原因? Amplatzer 封堵器长期张力释放:腰部直径增加一倍以上,长度缩短至植入时的1/3 早期 随访中 2001-2003年应用的封堵器腰部长 196例—无传导阻滞 2003-2006年应用短腰封堵器 12/300例(其中1例术前间歇性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安置永久起搏器1例 2007-2010年应用腰部延长的封堵器 (对称、细腰和零边偏心封堵器) 350例无传导阻滞发生 理论与实践创新 理论与实践创新 通过对以往工作的分析和总结,提出封堵器的结构和性能是引起封堵器的主要原因,通过改良封堵器的结果和性能,基本上解决了房室传导阻滞的并发症 临床医学科研 从选题、实践到成果报奖 上海长海医院心内科 吴弘 秦永文 从选题、实践到成果报奖 选题 团队 实验研究 临床应用 形成成果 成果报奖 医工结合 选题 选择临床诊治中的重要问题,如期望有重要发现或重要成就,必须研究重要问题 无关紧要的问题只产生一般的或无关痛痒的结果 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其结果一定会影响学科专业发展、技术水平提高和医学进步 选题方向 临床重大疾病的诊治 有争议的诊治方法 不完善的诊治方法 指南中未能明确的临床问题 临床工作中的新发现、新现象 可行性 患者群 社会需要 人员知识结构、能力 关键材料 经费 封堵器课题的选题 室间隔缺损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 占先心病的20%~30% 全国每年新生儿中室间隔缺损约3万 外科手术是传统的治疗方法 外科手术的缺陷 创伤大 占用医疗资源多(人员、设备,材料) 住院时间长 输血…. 并发症多,留有瘢痕 影响美观、成家、就业等 膜周部室缺介入治疗存在争议 膜部室间隔结构复杂,功能重要,介入治疗容易引起严重并发症,因此进展缓慢 1988年Look和Sideris分别应用治疗房间隔缺损的双面伞封堵器治疗膜周部室间隔缺损 ,因操作复杂,成功率低,并发症多,未能推广 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 阜外和安贞医院曾邀请国外专家演示2例膜周部室缺介入治疗,术后出现严重并发症行外科治疗(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1997 , 25 (3):204-206) 1997年Amplatzer 发明了镍钛合金的肌部室间隔缺损封堵器,由于肌部室间隔缺损仅占室间隔缺损的1-2%,故应用数量较少 2000年Gu等报道应用偏心型封堵器封堵膜周部VSD的动物实验研究, 但是未见应用于临床的研究报道 膜周部室缺能否行介入治疗? 文献复习提示 有应用其他类型封堵器治疗膜周部室间

文档评论(0)

liuxiaoyu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