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放缩法” 证明数列不等式 不等式左边可用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求和. 分析 左边 表面是证数列不等式,实质是数列求和 不等式左边可用“错位相减法”求和. 分析 由错位相减法得 表面是证数列不等式,实质是数列求和 左边不能直接求和,须先将其通项放缩后求和,如何放缩? 分析 将通项放缩为等比数列 注意到 左边 左边不能直接求和,须先将其通项放缩后求和,如何放缩? 分析 注意到 将通项放缩为 错位相减模型 【方法总结之一】 左边可用裂项相消法求和,先求和再放缩. 分析 表面是证数列不等式,实质是数列求和 左边不能求和,应先将通项放缩为裂项相消模型后求和. 分析 保留第一项,从第二项开始放缩 当n = 1时,不等式显然也成立. 变式2的结论比变式1强,要达目的,须将 变式1放缩的“度”进行修正,如何修正? 分析 保留前两项,从第三项开始放缩 思路一 左边 将变式1的通项从第三项才开始放缩. 当n = 1, 2时,不等式显然也成立. 变式2的结论比变式1强,要达目的,须将变式1放缩的“度”进行修正,如何修正? 分析 保留第一项,从第二项开始放缩 思路二 左边 将通项放得比变式1更小一点. 当n = 1时,不等式显然也成立. 变式3的结论比变式2更强,要达目的,须将变式2放缩的“度”进一步修正,如何修正? 分析 保留前两项,从第三项开始放缩 思路一 左边 将变式2思路二中通项从第三项才开始放缩. 当n = 1, 2时,不等式显然也成立. 变式3的结论比变式2更强,要达目的,须将变式2放缩的“度”进一步修正,如何修正? 分析 保留第一项,从第二项开始放缩 思路二 左边 将通项放得比变式2思路二更小一点. 当n = 1时,不等式显然也成立. 评注 【方法总结之二】 放缩法证明与数列求和有关的不等式的过程 中,很多时候要“留一手”, 即采用“有所保留” 的方法,保留数列的第一项或前两项,从数列的第 二项或第三项开始放缩,这样才不致使结果放得过 大或缩得过小. 牛刀小试(变式练习1) 证明 当n = 1时,不等式显然也成立. 分析 思路 左边 利用指数函数的单调性放缩为等比模型 ∵ ∴ 分析 左边 ∵ ∴ 保留第一项,从第二项开始放缩 左边不能直接求和,能否仿照例4的方法将通项也放缩为等比模型后求和? 当n = 1时,不等式显然也成立. 【方法总结之三】 分析 左边 ∵ ∴ 保留第一项,从第二项开始放缩 左边不能直接求和,能否仿照例4的方法将通项也放缩为等比模型后求和? 当n = 1时,不等式显然也成立. 左边 ∵ ∴ 当n = 1时,不等式显然也成立. * * *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