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A.煤块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稳定后做匀速直线运动 B.小车一直做加速度不变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C.煤块在3 s内前进的位移为9 m D.小煤块最终在小车上留下的痕迹长度为2.8 m [解析]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刚开始运动时对小黑煤块有: μFN=ma1,FN-mg=0,代入数据解得: a1=2 m/s2 刚开始运动时对小车有:F-μFN=Ma2, 解得:a2=0.6 m/s2, 经过时间t,小黑煤块和车的速度相等,小黑煤块的速度为:v1=a1t,车的速度为:v2=v+a2t,v1=v2, 解得:t=2 s。 以后煤块和小车一起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F=(M+m)a3,a3= m/s2 即煤块和小车一起以加速度a3= m/s2做加速运动,故选项A、B错误; 在2 s内小黑煤块前进的位移为: x1= a1t2= ×2×22 m=4 m,然后和小车共同运动1 s时间,此1 s时间内位移为:x1′=v1t′+a3t′2=4.4 m,故煤块在3 s内前进的位移为4 m+4.4 m=8.4 m,故选项C错误; 在2 s 内小黑煤块前进的位移x1=4 m,小车前进的位移为:x2=vt+ a2t2=(2.8×2+ ×0.6×22)m=6.8 m,两者的相对位移为:Δx=x2-x1=6.8 m-4 m=2.8 m,故选项D正确。 [答案] D 10.(多选)(2018·四川成都外国语学校月考)如图甲所示,一质量为M的长木板静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其上放置一质量为m小滑块。木板受到随时间t变化的水平拉力F作用时,用传感器测出长木板的加速度a与水平拉力F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取g=10 m/s2,则( ) A.当0<F<6 N时,滑块与木板之间的摩擦力随F变化的函数关系Ff=F B.当F=8 N时,滑块的加速度为1 m/s2 C.滑块与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因数为0.2 D.滑块的质量m=2 kg,木板的质量M=4 kg [解析] 当F等于6 N时,加速度为:a=1 m/s2,对整体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M+m)a,代入数据解得: M+m=6 kg,当F大于6 N时,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a= = F- ,图像斜率k= = =0.5,解得:M=2 kg,滑块的质量m=4 kg,由牛顿第二定律得,对系统:F=(M+m)a,对m:Ff=ma,解得:Ff= F,故A正确,D错误;根据F大于6 N的图线知,F=4时,a=0,即:0= F- ,解得:μ=0.1,a= F-2,当F=8 N时,长木板的加速度为:a=2 m/s2;根据μmg=ma′得:滑块的加速度为a′=μg=1 m/s2,故B正确,C错误。 [答案] AB 11.如图所示,质量M=1 kg的木板静置于倾角θ=37°、足够长的固定光滑斜面底端,质量m=1 kg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以初速度v0=4 m/s从木板的下端冲上木板,同时在木板上端施加一个沿斜面向上、大小为F=3.2 N的恒力,若小物块恰好不从木板的上端滑下,求木板的长度l为多少?已知小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5,重力加速度g=10 m/s2,sin 37°=0.6,cos 37°=0.8。 [解析] 由题意可知,小物块向上做匀减速运动,木板向上做匀加速运动,当小物块运动到木板的上端时,恰好和木板具有共同速度 设小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a,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mgsin θ+μmgcos θ=ma 设木板的加速度大小为a′,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F+μmgcos θ-Mgsin θ=Ma′ 设小物块和木板达到共同速度所用时间为t,由运动学公式可得v0-at=a′t 设小物块和木板共速时小物块的位移为x,木板的位移为x′,由位移公式可得x=v0t- at2,x′= a′t2 小物块恰好不从木板的上端滑下,有x-x′=l; 以上各式联立并代入数据求解可得l=0.714 m。 [答案] 0.714 m 传送带类问题的规范求解 传送带有水平传送带和倾斜传送带两类,往往涉及多个运动过程,常结合圆周运动、平抛运动进行考查,解答时可从以下两点进行突破: 1.分析物体在传送带上的运动过程 物体相对传送带运动,分清二者的速度关系,明确不同状态下物体的受力情况及运动情况是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2.分析每个过程的初、末速度 无论是单纯的传送带类问题,还是传送带与圆周运动、平抛运动相结合的问题,涉及多过程,前一个运动过程的末速度是后一个运动过程的初速度,因此速度是联系前后两个过程的桥梁,分析每个过程的初、末速度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中历史第12课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精编课时训练(人教版必修2).doc
- 高中历史第12课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精编每课一练(人教版必修2).doc
- 高中历史第12课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精编课时练习(人教版必修2).doc
- 高中历史第12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精编同步练习(人教版必修2).doc
- 高中历史第12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精编创新演练(人教版必修2).doc
- 高中历史第12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精编优化作业(人教版必修2).doc
- 高中历史第12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精编练习(人教版必修2).doc
- 高中历史第12课时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精编课时训练(人教版必修2).doc
- 高中历史第12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精编每课一练(人教版必修二).doc
- 高中历史第12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精编课时跟踪训练(人教版必修2).doc
- 高中政治人教版选修三专题1.2 现代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名师制作获奖课件(共20张ppt).ppt
- 高中物理二轮复习名师制作获奖课件:1-3-7 碰撞与动量守恒 .ppt
- 高中物理二轮复习名师制作获奖课件:1-3-6 机械能守恒定律 功能关系 .ppt
- 高中物理二轮复习名师制作获奖课件:1-5-11 恒定电流与交变电流 .ppt
- 高中物理二轮复习名师制作获奖课件:2-1 .ppt
- 高中物理二轮复习名师制作获奖课件:1-8-17 振动和波动 光及光的本性 .ppt
- 高中物理二轮复习名师制作获奖课件:1-8-16 分子动理论 气体及热力学定律 .ppt
- 高中物理二轮复习名师制作获奖课件:2-4 .ppt
-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一 中国古代文明的演进历程 整合1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名师精编课件.pptx
-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一 中国古代文明的演进历程 整合2 中国古代的经济 名师精编课件.pptx
最近下载
- DB32_T 4451.8-2023 医用影像设备临床使用管理与质量控制规范 第8部分:正电子发射及X射线计算机断层成像系统(PETCT).docx VIP
- 钢材采购售后服务方案.docx VIP
- 京剧课件(优质课件).pptx VIP
- 种质资源使用协议书8篇.docx VIP
- 精神病学-精神疾病与睡眠障碍.ppt VIP
- DB32_T 5124.4-2025 临床护理技术规范 第4部分:成人危重症患者漂浮导管置管配合与监测.pdf VIP
- 退运货物及返修货物所需单证.doc VIP
- 固体物理答案陆栋.pdf VIP
- 2025版本对标账号研究拆解表.xlsx VIP
- 发展对象接收为预备党员公示(模板).ppt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