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考历史十四大热点专题知识复习资料专题三、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docxVIP

2019中考历史十四大热点专题知识复习资料专题三、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专题三、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 1、丝绸之路 ①西域含义:汉朝时人们把玉门关和阳关以西、葱岭以东、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天山南北今新疆地区称西域。 ②丝绸之路:张骞通西域后,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运出,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到达中亚、南亚、西亚、再转运到大秦。 ③丝绸之路的意义:通过丝绸之路,中国的凿井、冶铁技术传到西方、中亚的葡萄、黄瓜、胡萝卜、大蒜等农作物、罗马的毛织品、玻璃等手工业品和杂技、印度的佛教传入中国,总之,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④西汉政府于公元前60年设西域都护,这是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的开始。 2、:三国鼎立形成的史实及形势图。 官渡之战:200年,曹操以少胜多、大败袁绍,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赤壁之战:208年,孙刘联军以少胜多打败了曹操,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三国鼎立:①魏:220年,曹操病死,曹丕称帝,定都洛阳。②蜀:221年,刘备称帝史称蜀汉,定都成都。③吴:孙权在222年称王,229年称帝,定都建业(今南京) 3、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 ①迁都洛阳,②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③必须穿汉服,④必须用汉姓,⑤与汉族通婚,⑥采用汉制,⑦学习汉族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等,这些措施 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及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4、唐朝:唐与吐蕃交往史实 ①唐太宗时,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成亲。②8世纪初,唐中宗派金城公主入藏与吐蕃首领尺带珠丹成亲,“唐蕃和同为一家了。”③821年,吐蕃与唐朝会盟,成为汉藏两族团结友好的象征。 5、唐朝: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 遣唐使:从贞观年间开始的200年内,日本先后13次派出遣唐使。遣唐使和高僧,留学生把唐朝先进的政治经济制度和文化带回日本,促进了日本的大化改新。 玄奘西行:唐太宗时,玄奘西行天竺,为中印文化交流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著《大唐西域记》成为研究古代印度和中亚地区历史、佛教的典籍。 鉴真东渡:唐朝赴日本的使者和僧人中,最有影响力的是鉴真和尚。东渡日本传授佛法,把唐朝的建筑技术、医药知识、绘画传统日本,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6、识记:辽宋西夏金政权的并立。 建立:①辽的建立:916年,契丹首领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国都城上京。 ②北宋建立:960年,赵匡胤建立北宋,定都东京(今开封)。 ③西夏建立:1038年,党项族首领元昊称帝,建都兴庆。 ④金的建立:1115年,女真族首领建立金国,定都会宁。 ⑤南宋建立:1127年,赵构即位,定都临安(今杭州)。 关系:①澶渊之盟:1005年辽北宋达成和议,双方各守边界,从此,辽宋之间。100多年保持和平往来,经济文化交流收到加强。 ②宋夏和战:1044年,北宋和西夏订立和议。 ③宋金议和:1141年,南宋与金议和,形成了宋金南北对峙局面。 ④岳飞抗金:南宋时抗金名将岳飞从金军手中夺回了建康和在郾城大败金兀术主力骑兵,被称为“抗金英雄而不是民族英雄”。 ⑤文天祥抗元:南宋最后一支抗元将领文天祥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千古名句。 7、元朝民族关系的发展 ①蒙古等族人民迁往内地。②汉族人大量来到边疆。③契丹女真等族人民进入黄河流域与汉族杂居相处互通婚烟。④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波斯人迁入中国,同维吾尔、蒙、汉等民族融合,形成回族。 8、明朝:郑和下西洋 ①时间:1405——1433年,明成祖派郑和七次出使西洋诸国。 ②目的:为扩大明朝的政治影响,加强与海外联系。 ③背景:明朝前期,经济发展,国力强盛。 ④范围:到过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⑤意义:促进了我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比欧洲航海家远航印度和美洲早半个多世纪(50多年)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9、戚继光抗倭 倭寇:日本的一些武士、商人和海盗组成武装集团,沿海人民称之为倭寇。 时间:16世纪中期(“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戚继光) 史实:戚继光率领戚家军荡平了浙江倭寇,在福建、广东和俞大猷共同作战取得了最后胜利。被称为“抗倭民族英雄。” 10、雅克萨之战(新增加) 背景:明末,沙俄入侵黑龙江流域,清军入关后又强占雅克萨等地。1685和1686年,康熙帝两次进攻雅克萨打败沙俄。结果:1689年,清朝和沙俄通过平等协商,签订了《尼布楚条约》,这是中俄第一个边界条约。签订的意义: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康熙帝是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 11、郑成功收复台湾 1661年郑成功为了取得反清复明的根据地进攻台湾。1662年荷兰投降,台湾回到祖国怀抱,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民族英雄。 12、清朝前期维护国家统一的措施 台湾:1684年,康熙在台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寂寞高手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