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茶树病害4学时第二节.ppt

  1.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茶树病害4学时第二节.ppt

* 茶膏药病的病原菌是一个庞大的病原类群。它包括有多种病原种类,但都属于隔担耳属(Septobsidiμm)。其分类地位属担子菌亚门,层菌纲,隔担菌目,隔担菌科,隔担耳属(Septobasidium)。 在茶树上已记载的膏药病病原菌种类有23种之多。 1、灰色膏药病菌(茂物隔担耳)S.bogoriense Pat.= S.pedicellatum Pat,S.mompa(Tanada)Radib. S.indigophorum Couch,子实体平伏,革质,长1.5—7cm,宽1—5cm,表面平滑,丁香紫灰色至紫黑色;边缘纤毛状,白色。子实体由3层组成,菌丝层薄,15—30μm。由浅褐色至暗褐色至暗褐色菌丝体组成,从菌丝上长出粗短的柱状菌丝,厚40—130μm。柱状菌丝排列疏松,向上,暗褐色。第二层厚30—65μm,由排列紧密的无色至褐色菌丝体组成。原担子(下担子)亚球形,8-12μm×6.5-11μm,由此产生长而扭曲的担子,担子25-35μm×5.3-6μm,有3个隔膜。担孢子长椭园形,稍弯曲、无色、大小12-24μm×3.5-5μm。 2、褐色膏药病菌(田中隔担耳)S.tamakae(Miyake)Boed .Stein.=Helicobasidium tanakae Miyabe,S.Prumnophilum couch,子实体平展、革质,长1—9cm,宽0.8—8cm,表面茸毛状,深褐色;边缘灰白色至白色。子实体由3层组成,切面300—520μm。菌丝层薄,暗褐色,以菌丝体上长出短粗的柱状菌丝,厚40—170μm,深褐色;第二层菌丝体厚53—96μm,由无色至褐色直立分支并排列紧密的菌丝组成。无厚担子,担子直接由菌丝上形成。担子棍棒状,椭圆形,稍弯曲,顶端钝圆,3个隔膜,大小27—53μm×8—11μm,小梗侧生,长20—45μm。担子孢子长椭园形,稍弯曲,顶端钝圆,基部尖,无色,大小16—29μm×4--6.5μm。 * 茶树枝干病害种类较多,普遍发生的主要有茶枝梢黑点病、茶寄生性植物和寄生藻类等。除此之外,茎干部病害还有茶膏药病、茶毛发病等。罹病茶树养分和水分运输受阻,造成树势衰弱,芽叶稀少。对于枝干部病害,主要以人工防除,结合搞好茶园卫生进行控制。 根部病害也是茶树病害的重要类型,其中根癌病、茶根结线虫病和茶白绢病都发生都发生在苗期,全国各大茶区都有发生,常引起茶苗的大量死亡;茶紫纹羽病在我国江北、江南茶区小叶种茶树上发生较重。根部病害主要影响水分和养分的吸收,常引起茶树全株死亡,一旦流行,破坏性极大。主要控制措施有建立无病苗圃、严禁病苗出圃、挖除病株、土壤处理、挖隔离带等。 * 是由线虫引起,当线虫侵入茶根后,使根部形成肿瘤,形似黄豆、菜籽等,且大小不一,受害根系无须根,畸形,有时根系末端比前端粗,病株地上部分生长不良,植株矮小,生长衰弱,叶片发黄,干旱季节叶片易大量脱落而枯死。 * ①选择生荒地作苗圃,若是种过花生、瓜类、豆类、红薯等作物的地则不宜作苗圃,如需用作苗圃则应进行土壤消毒,每667平方米用3%的呋喃丹5千克拌细土撒在苗床上,或每667平方米用二溴丙烷2.5千克,兑水100倍浇灌苗床,然后再放基肥和铺心土。盛夏应将土壤深翻,在阳光下暴晒10天后再翻1次,可杀灭土壤中的线虫。 ②对已发病的苗木应增施磷肥和钾肥;提高其抗病能力,同时用80%的二溴氯丙烷乳剂100倍稀释液对病株打洞注入3毫升,然后覆土盖洞,或用石灰氮、敌灭威、甲基异硫磷等药物防治。用1:20的茶枯水施入土壤中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 选择生荒地或非感病作物的地作苗圃。注意茶园排水,改良土壤,促进苗木建壮,增强抗病力。感病苗圃应及时清除病苗并进行土壤消毒。药剂用70%五氯硝基苯每方1~2.5公斤,加细土后撒施土面混匀。7~10天后再撒一次。感病较轻的苗木可用药液灌蔸,药剂有50%多菌灵500倍液、0.5%硫酸铜液或5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移栽茶苗叶可用20%石灰水浸泡消毒。 * 以扦插苗圃中常见,主侧根均可受害。病菌从扦插苗剪口或根部伤口侵入,初期产生淡褐色球形突起,以后逐渐扩大呈瘤状,小的似粟粒,大的象豌豆,多个瘤常相互愈合成不规则的大瘤。瘤状物褐色,木质化而坚硬,表面粗糙。茶苗受害后须根减少,地上部生长不良或枯死。茶根癌病菌为野杆菌属[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S.et T.) Conn.]细菌。菌体短杆状,具1~3根极生鞭毛。在普通培养基上形成灰白色圆形菌落。发育适温为25~29℃,致死温度为51℃(10分钟)。在ph7.3时发育最好。 * 以扦插苗圃中常见,主侧根均可受害。病菌从扦插苗剪口或根部伤口侵入,初期产生淡褐色球形突起,以后逐渐扩大呈瘤状,小的似粟粒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