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内地新时期话剧导演研究 吴戈.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自 序 1 自 序 研究戏剧经年,总认为戏剧文化的活力在剧场中,而剧场的活力,奠基于编 剧、激活并再创造于导演,体现于演员表演为中心的演出呈现,所以一向留心戏 剧演出,解读舞台文本。 我一直认为,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戏剧,全面进入一个 “导演的舞台”的 时代。应该说,起自于30多年前的舞台探索与表现实验,成为中国新时期的戏 剧舞台活力不减、魅力不衰的动力源泉。导演从 “探索实验戏剧”强悍地崛起, 引导了中国近30多年的舞台呈现面貌,甚至,由于他们的探索立场和趣味指向, 也或多或少地引导了戏剧家的创作追求。只用看林兆华导演身边的剧作家、查明 哲身边的剧作家,就可以约略地感知这种情形的存在。 研究中国新时期话剧舞台艺术的发展,自己感谢机缘,一直能够有一些得天 独厚的条件,那就是与不少导演艺术家结下亦师亦友的缘分,要不就有或深或浅 的交道,再就是跟他们的朋友成为朋友,总能获得不少第一手资料,为自己的舞 台阅读提供了颇多的参照或者佐证,这是我应该感谢再三的。许多导演阐释文字 和演出剧照图片,就来自朋友查明哲、王晓鹰、王延松、熊源伟、谷亦安、廖向 红等人的大力支持;许多重要的颖悟,就来自向徐晓钟、陈、王贵、陈明正等 的当面请教;而早期先锋的牟森、孟京辉等,在中央戏剧学院的岁月里过从甚多 ……这些,下笔前,思索中,都无形中给予特别鬼使神差的助力。因此,自己所 看到的中国新时期的话剧舞台,是一部充满了导演者笑貌音容、精神气韵的舞 台,写在书中,与同道分享;立此存照,通朋辈灵犀。 实际上,20世纪80年代中,自己更多关注的,是戏剧思潮、舞台走向、剧 作家创作,后来觉得,对戏剧本体的剧场性追踪可能更重要。于是,就开始在剧 2 中国内地新时期话剧导演研究 目演出研究当中对舞台呈现的人物、场面、细节等给予更加深入细致的解读,然 后,对导演艺术家的追踪开始了,最早是查明哲,然后王晓鹰、王延松……想 必,在近20多年的各种戏剧专业杂志上,留心导演艺术研究文字的读者会阅读 到我的不少导演研究的论文,这些论文也还深得被研究者的首肯,引为知音,这 就给了我极大的鼓舞,令我更加注重舞台阅读。于是,阅读心得、归拢思考,就 有导演艺术与舞台状貌的一系列研究成果捧献出来:关于 “形象种子”、关于 “舞台意象”、关于 “评价意识”、关于 “假定性”、关于 “舞台震撼力”、关于 “导演艺术从剧本选择开始”、关于 “演出结构”等等一系列重要概念,一系列 舞台创造的核心内容,都在早年发表的这些论文当中提出并且阐释了,这本导演 艺术的专论,就不再赘述。 对舞台的阅读和阐释,还得到一些舞台美术方面的珍贵朋友的帮助,徐翔、 刘杏林、罗江涛、曹志刚……没有他们的设计作品和摄影作品,我的书稿,可能 就要平淡许多。读图时代,出版书籍没有插图,几乎越来越成为出版界的稀少状 况。毕竟,文图并茂,与文质相得的内容,也是相宜的。 大量图片来自查明哲、王晓鹰、王延松等导演、艺术家提供,未注明来源 者,多半就是舞美、导演的友人直接提供的;还有明确标注摄影者的,此外,少 量剧照图片来自网上,拍摄者或者版权拥有者不详,能确认版权者请与出版社联 系,著作人当按出版行情支付稿酬,在此先行致谢。 这是中国新时期话剧剧场艺术研究成果的一部份,在该项目获得教育部人文 社科后期资助项目时,抽出话剧导演一部分作为前期成果与学界、戏剧界分享, 以便后期成果的写作深入与整体完整,也是必要且重要的。学术研究,不以小结 为终点,却在不断修改、完善中前行。这状态就是,仍在路上,仍在前进中…… 2014年8月昆明森林湖 第一章 模仿与自觉:起点、基础和发展的基本状况 5 一、中国内地导演艺术发展的大致分期 导演的话剧舞台,是新时期话剧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实际上,就国际范围 看,从演员中心的明星制,到剧作家基础的文学制,再到创造设计与统筹的导演 制,是近现代到当代世界戏剧文化发展的显著特点,新时期中国话剧舞台艺术的 发展也无例外。 戏剧艺术活动是一个完整的艺术创造和艺术欣赏过程,导演是戏剧创演活动 整体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编剧、导演、表演、物造型、观众欣赏。导演功能是戏 剧文化发展到十分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请先注册登录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