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通讯技术演进.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張用穎 所謂 通訊 (Communication ),是 將重要的資訊 (Information )以最快的速 度 ,正確 地傳遞到目的 地 ,其方法日新月異 ,自中國萬里 長城烽火台 上的狼煙 、西 方旗手的揮舞 ,乃至於船艦燈號的閃爍 ,皆屬早 期的 通訊範疇 。 1836年 ,摩斯 (Samuel Finley Breese Morse )發明 摩斯電碼 (Morse Code ), 可謂數位化通訊 之濫觴 。而自 摩斯電碼應用 於電報 (Telegragh ),通訊便 正式進入 了電信 (Telecommunication )時代 。1876年 ,貝爾 (Alexander Graham Bell )完成 了長達2 公里的第 一通長途電話 並取得第 一個電話專利後 ,電話的革命 性技術創新 與方便 性即讓普羅 大眾 為之讚嘆 。 初期 ,通訊 以實體 金屬 導線為其傳輸 介質 ,藉此將訊號傳播到遠方。及 至1901 年 ,馬可尼 (Guglielmo Marconi )成功地完成橫跨 大西 洋 的 通訊後 ,人類便進入了 嶄新的 無線通訊時代 ,而其技術發展在二次世界 大戰中更 趨成熟 ,並扮演極為重 要的 通訊角色 。目前 無線通訊的最新技術 ,以愛立信點 對點微波 系統MINI-LINK PT6000為例 ,在E-band 80 GHz頻段使用 1024QAM調變 ,最 大傳輸速 率在MWC 201展1 示中已 達5Gbps (Ericsson, 2011)。 以傳輸 媒介來區 分 ,第 一代傳輸 線使用 導電 性極佳的 銅金屬 製成銅纜 ,大 幅應用 於電報 與電話 系統 ,時 至今日 ,仍 布建於多數電信網路的最後 一哩 (Last Mile )。其後問世的同軸電纜 (Coaxial Cable ),可視為第 二代傳輸 線 ,主要用 於 射頻 (Radio Frequency, RF )訊號的傳輸 。爾後的 金屬 導波管 (Waveguide )發明 , 成為承載高 功率訊號的第 三代傳輸 線 ,廣泛地應用 於衛星通訊 與雷達系統。 初期 ,玻璃光纖的傳輸 損耗 (Transmission Loss )高達1,000dB/Km ,因 此 , 光纖之父高錕 (Charles Kuen Kao )於1966年發 表的 《光頻率電 介質 光纖表面 導波 管 》 (Kao and Hockham, 1966 )中指 出,光纖損耗主要是因 為玻璃內的 金屬 離子 , 並預言只要降低這些雜質含量 ,便能 製造 出損耗小於20dB/Km的 玻璃材質 ,屆時 , 光纖即可取代銅線傳輸 ,提供更 大的傳輸容量 。1970年 ,美國 康寧 (Corning )製 作 出符合高錕光纖理論 之材質 ,約10年的 材料科 學與製程演進 ,在1979年便 將光纖 106 Journal of Advanced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Vol.4, No.1 (2014) 行動通訊 技術現況與最新發展 損耗從 20dB/Km降低 到接近理論值的 0.2dB/Km (黃胤年 ,2003 ),至此 ,通訊即 由 銅纜 正式邁入光纜時代 ,高錕也因 此於2009年獲得諾貝爾 物理 獎殊榮。 以目前商用 光傳輸 網路 (Optical Transport Network, OTN )為例 ,透過高 密度 波分多工技術 (Dense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 DWDM ),每對光纖可傳 送96個波道的 100 Gbp訊s 務 (Traffic ),亦即 每對光纖的傳輸速 率已 接近10 Tbps 。 在20 12年的 光纖通訊 (Optical Fiber Communication, OFC )會議中 ,愛立信展 示 了1 Tbps傳輸 介面 ,如圖 所1 示 ,採用最新彈 性光柵 (Flexgrid )技術 ,將7個載波 (Carrier )的 工作頻寬從 350GH降z 低為200GHz ,有效地提高 光頻譜使用 效率高達 40%

文档评论(0)

aa15090828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