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网 络 营 销
杨树根 吴兴华 主编
四川大学出版社
前 言
非典肆虐,战乱不已,恐怖袭击,人们在传统经济中习以为常的交往方式与贸易活动程序受到严重
挑战。基于网络实现足不出户的相对安全的购买方式开始在社会上流行,人们由迟疑、观望、尝试到坚
决、践行、习惯。娱乐、游戏和短信等人们认为不适宜在网络中进行的活动大行其道,石油、钢铁、汽
车、建材、服装和房地产等人们认为不能进行网络销售的行业或产品也纷纷“大发网威”,社会上的任
何人,甚至是居民楼中的老太婆都可以参与网络销售活动。我们进入了互联网营销的时代。
2005年 1月19 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15次互联网统计报告:截至去年底,我
国网民(不含香港、澳门网民)总数已经达到 9 400 万,上网计算机数为 4 160 万;CN 下注册的域名数
达到 432 077 个,网站数为 668 900 个;网络国际出口带宽总数达到 74 429M;我国大陆的 IPv4 地址
数达到 59 945 728 个。6 月 27 日出版的《中国计算机报》报道:2004 年,中国互联网营销规模达到
39.47 亿元。其中网络广告销售收入为 16.50亿元,占整个互联网营销规模的 42%;商务平台营销推
广收入为 12.15 亿元,占整个互联网营销规模的 31%;搜索引擎营销收入为 8.29 亿元,占21%;无
线互联网营销收入为 1.62 亿元,占4%;e-mail营销收入达到 0.38 亿元,占 1%;其他营销方式营
销收入达到 0.53 亿元,占 1%。
以上数字显示,中国互联网已经向纵深方向发展。随着中国互联网用户的不断增长、网络应用的日
趋丰富、技术水平的持续提高,互联网的各种应用,如网络银行、在线购物与支付、电子物流、远程教
育和电子政务等已深入到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各个角落。从最初少数企业成功的应用,到商业运营中普遍
采用的利器,她真正扮演起改变人们工作和生活方式的工具的角色。基于接入基础上如何提供增值服务
成为今天互联网发展的焦点,多层次的、具有高可扩展性的个性化服务将为企业和运营商提高生产效率
提供极大的便利。
如何迎接网络技术对企业生产经营方式的挑战?如何把现代网络技术与企业营销实践结合起来?
特别是如何进行电子商务专业建设,以培养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高技能人才?若干类似问题促
使我们编写了这本《网络营销》教材。本教材以高职高专电子商务专业建设目标为依据,围绕高职高专
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要求,着重叙述了下列问题:
(1)网络营销的产生与发展、内涵与理论基础;
(2)网络营销微观环境与宏观环境分析;
(3)互联网对消费的影响,网络消费者、网络集团客户的消费行为分析;
(4)网络营销市场调研与策略、网络市场细分、网络目标市场的选择与网络市场定位等;
(5)产品与网络产品策略、网络营销新产品开发策略、网络营销品牌策略等;
(6)网络营销服务的基本原理、网上产品服务、网上个性化服务以及网络营销服务工具;
(7)网络营销定价基础、定价策略与免费价格策略;
(8)网络分销渠道的基础、电子中间商、物流配送及管理等;
(9)网络促销的概念与作用、实施程序、站点促销、网络公关以及传统媒介对网络促销的作用等;
(10)网络广告的基础知识、定价、策划、发布、交换与管理;
(11)客户关系管理的一般知识、客户服务、CRM 体系的设计与构建、客户关系管理策略;
(12)网络营销战略、目标与信用管理、实施与组织、网络营销业绩评估与经营风险控制等。
各章按“学习目标”、“导入语”、“正文”、“本章小结”、“关键概念”、“思考与练习题”、“网络操作
题”、“案例”及其问题的格式来设计,按电子商务专业 64 学时、4 个学分的要求来编写,以满足电子
商务及相关专业学习需要。
本教材是集体合作的产物,由杨树根、吴兴华任主编,马红春、张彦、李安华、张雪任副主编。各
章的编写人员分别是:马红春(第一章、第三章)、吴兴华(第二章)、李晓蓉(第四章)、李春林(第
五章)、杨树根(第六章、第七章)、李安华(第八章、第九章)、张彦(第十章、第十一章)、赵淳宇(第
十二章)。
在本教材的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