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病的诊断和治疗.doc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课程介绍 常见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是临床医学的一部分,是认识和防治疾病、保护和增进人民健康的学科。 本课程着重从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它检查、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预后及预防等多方面对疾病进行阐述,并简明的了解其发病机制、病理生理、并发症,使学生能够较为全面和系统的了解常见疾病,并对其做出初步的判断及简单的治疗。 学习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使学生对一些常见的、慢性的,演变较为复杂的疾病进行适时的监控及正确的处理。同时,本课程还收集和整理了一些常见症状的处理及紧急和危重病理的简单救护原则。随着社会及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了解这些正确的救护知识及常见病简单的诊治原则已经成为现代公民必须具备的素质,他对增进全民健康、提高全民素质具有深刻而广泛的意义。 常见症状的诊疗要点 第一节 发热 正常人体温为37℃左右(36-37℃,系指口腔温度;肛温高0.3-0.5℃;腋温低0.5℃);昼夜差别不超过1℃。 凡体温高于37.6℃或日差>1℃者称发热。 发热在38℃以内为低热; 38℃- 39℃为中等度发热;39℃以上为高热。 热程在2周以内为短期发热,2周以上为长期发热。 一.病因:临床上分感染性发热和非感染性发热 1.感染性发热:占首位,约近半数。 各种病原体都能引起感染性发热,如病毒、支原体、立克次氏体、螺旋体、细菌、真菌、寄生虫等。 常发生于感染性疾病—— ·结核病:引起长期发热的结核病主要是粟粒性结核。是由肺结核病灶经血道扩散形成, 可累及肝、脾、骨、肾、脑膜、腹膜、心包等。表现为粟粒大小的多发病灶。 ·伤寒、副伤寒:国内仍可见到,临床表现多典型,确诊要靠伤寒血清凝集反应和血培养 发现伤寒杆菌。 · 感染性心内膜炎:原先有先天性心脏病或风湿性心脏病,突然出现长期发热,白细胞增 多,进行性贫血,心脏杂音等,反复血培养可确诊。 ·败血症:是由于某一感染灶的病原体入血而形成的一种严重感染性病变,有时除了发热 没有其它症状。病原体不同发热的热型也不同。 ·疟疾:由疟原虫引起,可呈长期持续发热,但有其特殊的伴随症状,确诊可作骨髓穿刺,也可作抗疟治疗观察。 ·腹腔内脓肿:以肝脓肿与膈下脓肿为多见,伴有其它感染症状,确诊可作穿刺或超声波检查。 ·胆道感染:常见胆囊炎、胆石症,可有持续性发热,伴有恶心、呕吐、黄疸等症状,同时有白细胞和碱性磷酸酶升高。 ·泌尿道感染:多见于已婚女性、老年前列腺肥大或有血尿病史者,常有腰部不适,尿常规异常。 2.非感染性发热: 常见于下列几种疾病—— ·肿瘤性发热(约占20%):是肿瘤细胞刺激机体引起的发热。如淋巴瘤,发热是首发症状:肝癌,发热是早期的主要表现(甲胎蛋白测定);恶性组织细胞增多症也可以发热为主要表现;其它肿瘤都可引起长期发热。 ·结缔组织—血管性疾病(约占20%):是抗原抗体免疫复合物引起的发热。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热是首发症状,后期可有关节痛及多器官功能损害;类风涅性关节炎,关节表现 轻微,但有高热、复发性皮疹、淋巴结肿大、心肌炎、虹膜睫状体炎等;药物热,用药时发热,停药后热退。 ·其它(占10%):如甲亢、水肿是有产热增多和散热减少所引起;中暑、安眠药、中毒等是由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引起;还有一些原因不明的发热。 诊断要点: 1.病史:注意发热的规律和热型,详细了解伴随症状,了解预防接种史和传染病接触史。 2.体查:注意测量体温,观察皮肤色泽,有无皮疹及紫斑,检查有无心、肺、腹、肝、胆、神经系统体征。 3.化验及特殊检查:需做血、尿、粪常规化验;同时根据初步印象选择特殊检查手段。如怀疑自身免疫病(狼疮、类风湿),作血沉、血清免疫学检查;怀疑肝胆疾病,做肝功能检查;怀疑肿瘤,应做x线检查、超声波、内窥镜、活组织检查等。 4.治疗性试验:经多方检查仍不能确诊而疑为某种疾病,可用特效药试验治疗。如疑为结核,可用抗结核药治疗。 三.治疗药点(原则): 1.积极查明原因,进行病因治疗。为了不干扰热型,体温在38.5oC以上,不必做退热治疗。 2.病情严重者,疑有感染而未明确感染部位者,在获得必要的试验室检查和各种采集标本后(血、尿、痰、穿刺液等),可用相关的抗生素治疗,同时也可应用激素治疗,以防止高热抽风,减轻毒血症。 3.对紧急情况应给予对症处理,如①中署高热;②术后高热;⑧高热谵妄;④婴幼儿高热等,T>39oC或更高,应予以降温。 降温措施包括:①物理降温——用冰水或冷水湿敷前额或大血管处,温水酒精擦浴有较好的效果,可望短期内降温。 ②化学降温——可适量选用退热药,如APC、安乃近、布洛芬口服或复方氨基比林、复方奎宁肌注;极度

文档评论(0)

hkfgmn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