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19年高考语文 高频考点解密17 鉴赏诗歌的形象(含解析).docVIP

备战2019年高考语文 高频考点解密17 鉴赏诗歌的形象(含解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备战2019年高考语文 高频考点解密17 鉴赏诗歌的形象(含解析)

PAGE 1 - 高频考点解密17 鉴赏诗歌的形象 2018年 2017年 2016年 课标全国Ⅰ卷 8,景物形象,6分 课标全国Ⅱ卷 15,景物形象,6分 15,人物形象,6分 8,事物形象,5分 北京卷 17,意象+情感,6分 浙江卷 天津卷 14(2),景物形象,2分 14(2),景物形象,3分 【调研1】(2018年高考课标全国Ⅱ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文后题目。 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节选) 陆 游 胸中磊落藏五兵,欲试无路空峥嵘。 酒为旗鼓笔刀槊,势从天落银河倾。 端溪石池浓作墨,烛光相射飞纵横。 须臾收卷复把酒,如见万里烟尘清。 诗中前后两次出现“酒”,各有什么作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案】①第一个“酒”出现在作书之前,诗人把它比喻成战场上的旗鼓,起到酝酿情绪、积蓄气势的作用;②第二个“酒”则用来表现创作完成之后诗人的心理状态,他“如见万里烟尘清”,似乎赢得了一场战役的胜利,心满意足、踌躇满志。 【调研2】(2017年高考课标全国Ⅱ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送子由使契丹 苏 轼 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 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沙漠回看清禁月①,湖山应梦武林春②。 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③。 【注】①清禁:皇宫。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②武林:杭州的别称。苏轼时知杭州。③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 本诗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请加以分析。 【答案】表现了诗人旷达的性格,苏轼兄弟情谊深重,但诗人远在杭州,与在京城的苏辙已是天各一方。这次虽是远别,诗人表示也不会作儿女之态,悲伤落泪。 【调研3】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少年行四首(其二) 令狐楚 家本清河住五城,须凭弓箭得功名。 等闲飞鞚①秋原上,独向寒云试射声。 少年行 施肩吾 醉骑白马走空衢,恶少皆称电不如。 五凤街头闲勒辔,半垂衫袖揖金吾②。 【注】①飞鞚(kòng):策马飞驰。②金吾:古官名。 这两首诗分别刻画了怎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 【答案】令狐诗中的主人公是一个苦练骑射技能,渴望凭借高超本领建功立业的英雄少年。施诗中的主人公是一个醉酒纵马,横行乡里,视百姓安危如草芥,而对当朝权贵却毕恭毕敬的街头恶少。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人物形象。解题时要仔细阅读诗歌,体会作者的感情倾向,注重把握人物的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令狐楚的诗主要是从心理、动作等方面去刻画人物形象的。第一句介绍主人公的籍贯和住所,第二句写主人公希望凭借弓箭方面的高超本领取得功名,三、四句主要描写了主人公在秋原上骑马练习射箭的情形,可以看出主人公是一个希望能够凭借弓箭方面的高超本领建功立业的英雄少年。施肩吾的诗主要是从动作、神态等方面来刻画人物形象的,写主人公醉酒后在空空的大街上骑马,横冲直撞,当他看到达官贵人时却毕恭毕敬,通过前后对比可以看出主人公是一个在老百姓面前飞扬跋扈、对达官贵人谄媚讨好的恶少。 【调研4】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海上吊吴野人【注】墓 【清】于震 日落平原海气昏,一坟萧瑟对空村。 纵教大业留天壤,到底虚名误子孙。 岸拆蛟龙移墓道,潮来风雨吊诗魂。 当年冠盖应俱在,独认残碑剔藓痕。 【注】吴野人:明末清初著名诗人吴嘉纪,号野人;明覆亡后,隐居故里泰州,卒后葬于海滨。 这首诗的首联通过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答案】诗歌的首联通过描写平原落日、海上水汽、萧瑟孤坟、寂寞空村等意象,营造了一种萧瑟、苍茫、迷蒙、孤寂、伤感的意境。 误区警示 1.不能联系诗歌创作背景。诗歌是特定时代背景下的产物,赏析诗歌中的人物形象要把握诗歌创作的背景。 2.分析片面,要点不全。有的考生对景物、事物或场面描写进行分析概括时,不能立足于诗歌整体;有时对诗歌中的意象把握不全,回答要点不全,分析片面。如【调研4】中,有的考生对意象的分析把握不够全面,只看到了“日落”“海气”,却忽视了“一坟”“空村”,因而组织的答案不够全面。 技法点拨 赏析人物形象的方法 1.结合诗歌,借助意象、重要词句或典故,运用想象感知形象。 2.抓住诗歌中对人物形象的描写,尤其是动作、神态等细节描写,概括出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如解答【调研3】时要抓住施诗中少年前后动作、神态的变化。 3.结合诗歌标题、注释等,了解作者经历和诗歌创作背景,把握诗歌描写和评价人物的感情色彩,分析塑造这一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如解答【调研2】时要抓住注释③。 赏析景物形象的方法 1.明确写景的主要技巧,如动静结合、虚实相生、情景交融等表现手法,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远近高低等角度位置变化。 2.掌握表现写景特色的术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smfj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