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19年高考语文 高频考点解密18 鉴赏诗歌的语言(含解析).docVIP

备战2019年高考语文 高频考点解密18 鉴赏诗歌的语言(含解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备战2019年高考语文 高频考点解密18 鉴赏诗歌的语言(含解析)

PAGE 1 - 高频考点解密18 鉴赏诗歌的语言 2018年 2017年 2016年 课标全国Ⅰ卷 15,炼句,6分 15,炼句,6分 课标全国Ⅱ卷 课标全国Ⅲ卷 8,炼字,5分 山东卷 14(1),炼字,4分 浙江卷 21,炼字,3分 天津卷 14(1),炼字,2分; 14(3),炼字,3分 【调研1】(2018年高考课标全国Ⅰ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 野 歌 李 贺 鸦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落衔芦鸿。 麻衣黑肥冲北风,带酒日晚歌田中。 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嗔天公。 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濛濛。 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 【答案】①意为凛冽的寒风终将过去,和煦的春风拂绿枯柳,缀满嫩绿的柳条好像轻烟笼罩一般摇曳多姿;②表达了诗人虽感叹不遇于时,但不甘沉沦的乐观、自勉之情。 【调研2】(2017年高考课标全国Ⅰ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 欧阳修 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 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 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 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 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 【答案】①用春蚕食叶描摹考场内考生落笔纸上的声响,生动贴切;②动中见静,越发见出考场的庄严寂静;③强化作者充满希望的喜悦之情。 【调研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早春寄王汉阳 李 白 闻道春还未相识,走傍寒梅访消息。 昨夜东风入武阳,陌头杨柳黄金色。 碧水浩浩云茫茫,美人不来空断肠。 预拂青山一片石,与君连日醉壶觞。 请简要赏析首联中“访”字的妙处。 请简要赏析首联中“访”字的妙处。 【答案】“访”,访问,访寻。诗句将寒梅拟人化,生动地表达了诗人走出房舍,到梅树下向寒梅探问春天归否的迫切心情。 【解析】本题以炼字的形式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赏析诗句中某个字的妙处,可以从字的本义、其在诗句中的具体意思、使用的手法、描写的具体景物或场面、抒发的情感等角度切入。“访”是“访问、访寻”的意思,“闻道春还未相识,走傍寒梅访消息”意为“听说春天已经回还而我还未识其面,(于是)走出房舍,靠近寒梅访问消息”。梅是一种植物,怎么能够访问呢?这里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诗人期盼春天到来的急切心情。 【调研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天仙子 张 先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瞑,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下阕“云破月来花弄影”一句备受后人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妙处。 【答案】风吹云动,云开见月,月色朗照,花儿为风所动竟也翩跹起舞,婆娑弄影,用一“弄”字境界全出,流露出在一天的忧伤苦闷之后,品尝到即将流逝的盎然春意这一曲折复杂的心情。 误区警示 1.忽略题干的具体要求。鉴赏诗歌语言的题目一般指向性强,所以分析题干的具体要求显得特别重要。如“这首诗在遣词造句上多有值得玩味之处”,点明了具体的要求,就是要求考生从“遣词造句”的角度分析这首诗的语言特点。 2.分析片面。有些考生只就题论题,分析某个字(词)的含义或某句话的含意,而不联系诗歌内涵和作者的感情,导致分析片面。如【调研3】,只给出了“访”的意思和诗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没有指出表达了诗人的迫切心情。 技法点拨 1.鉴赏诗歌语言类题目的答题模板:字(词)的含义或句子的含意或诗歌的语言风格+使用的表达技巧+描写对象的特征或描述的画面或营造的氛围+体现的情感或表达的主题。 2.识记相关的答题术语。古代诗歌的语言特点一般有:清新、朴素、雅致、平实、华丽、幽默、活泼、诙谐、庄重、简约、简洁、精练、精当、生动、凝练、洗练、含蓄、明快、通俗、口语化、明白如话等。古代诗歌的语言风格主要有:豪放、雄奇、沉郁、直率、婉约、风趣、工丽、委婉蕴藉、苍凉悲壮、自然流畅、忧郁激愤、清新典雅、婉约凄切、新鲜活泼、奇特新颖、平白清新等。 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绵谷回寄蔡氏昆仲 罗 隐 一年两度锦江游,前值东风后值秋。 芳草有情皆碍马,好云无处不遮楼。 山将别恨和心断,水带离声入梦流。 今日因君试回首,淡烟乔木隔绵州。 颔联写景历来为人所称道,《唐宋诗举要》云:“三四写景极佳,而意极沉郁,是谓神行。”请作简要分析。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苏秀道中① 曾几 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 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 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 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 【注】①苏秀道中:从苏州到秀州(今浙江嘉兴)的路上。诗人时为浙西提刑。 古人写诗讲究一字传神,请简析“梦回凉冷润衣襟”中“润”字的妙处。 3.阅读下面这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smfj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