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北京科学技术奖推荐公示内容公告栏-北京科技大学科学.PDF

2018年北京科学技术奖推荐公示内容公告栏-北京科技大学科学.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8 年北京市科学技术奖推荐公示内容(公告栏) 一、项目名称 天津核心区域城际铁路隧道超大直径盾构技术突破与创新 二、候选单位 1、中铁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2、北京科技大学 三、候选人 1、黄昌富,2、李振武,3、李建旺,4、许镇,5、周明祥,6、徐福田,7、严飞,8、唐恩超,9、 李君伟,10、黄庆庭,11、祁文睿,12、王武现,13、刘生虎,14、夏源,15、田书广 四、项目简介. 针对超大直径盾构隧道下穿天津城区所带来的下穿超浅覆土河底、绕超小半径曲线、经 项“零沉降”商业区和狭小空间施工等四大高难挑战,分别开展了如下突破性研究: (1)预测-监测一体化的浅埋土盾构集成技术; 提出了河底沉降及界面稳定性预测理论和方法,以优化海底盾构掘进参数;自主研发了 河底无线自动化监测系统,实现河床变形自动化高频监测。研究成果实现了国内首次超 浅覆土(最小有效厚度不足 4m)穿河大直径盾构,成功下穿天津海河。 (2)大断面泥水盾构曲线掘进的精细化控制技术; 研究小曲线半径下大直径盾构姿态控制和掘进参数动态优化技术,并开发了细微颗粒土 泥水高效分离系统,解决盾构过程中的泥水分离难题。基于以上成果,实现了国内首例 超大直径(12m)盾构超小半径曲线掘进(最小曲率半径 450m)。 (3)主被动结合的盾构沉降与变形控制策略与方法; 提出淤泥质条件下大直径泥水盾构施工中建筑物和管线的保护策略与方法,并研究基于 精密监测的沉降与变形控制技术,实现了天津首次大断面盾构安全下穿塘沽“零沉降” 控制商业区,以及天津最深(63.5m)隧道地连墙工程精准施工。 第 1 页/共 9 页 (4)狭小空间静压拔桩与开挖综合技术; 提出狭小空间全套管静压拔桩技术,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并设计了横穿多股运营铁路下 隧道狭小空间开挖方法,实现了国内首次在限高 4.2 m下对64m 埋深大直径灌注桩的微 扰动、无噪音拔除,保证紧邻“天津之眼”的正常运行,并实现了天津首次隧道下穿多 股运营铁路。 成果经专家鉴定: (1)“狭小空间全套管静压拔桩技术”在天津慈海桥下拔除3 根长度64m 的废桩,对比 常规拔桩技术节省了道路改迁、围挡、开挖、破除等费用505.44 万元。 (2)通过提出淤泥质条件下大直径泥水盾构施工中建筑物和管线的保护策略与方法,并 研究沉降与变形的控制技术,节约了征地、拆迁、占地、围挡等费用5978 万元。 (3)研究开发细微颗粒泥水高效分离技术,加快了施工进度,节约人工、废浆处理、环 境治理费用1143.83 万元。 项目出版专著1 部、技术专刊1 本,发表论文 50 余篇,获得国家专利5 项,获得省部级 优秀工法 4 项,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 5 项。项目成功实现了大直径铁路隧道下穿天津城 区,为国内外类似下穿城市区域的隧道施工提供了宝贵的技术指导,为促进天津发展乃 至京津冀协同发展贡献了力量。 第 2 页/共 9 页 五、主要证明目录 5.1 知识产权目录(只填已授权知识产权证明,按重要程度排序,限 10 个) 序号 知识产权类别 授权项目名称 国(区)别 授权号 授权公告日 发明人 权利人 黄昌富,陈建, 一种狭小空间全套管静压拔桩的 汪春生,史英 中铁十六局集 1 发明专利权 中国 ZL201010199229.4 2012-06-27 方法 俊,李振武,祁 团有限公司 文睿,徐福田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