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学 黄和新.pdf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法律硕士精品教材系列之 《民法学》 参编人员撰写章节: 1. 南京财经大学教授董学立:第一章、第二章。 2.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黄和新:第三章、第四章(主编) 。 3. 南京师范大学民商法学博士生陈军:第五章、第二十六章、第二十七章。 4. 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由湘潭大学教授彭熙海、新乡学院政法系李林启共同 撰写。 5. 扬州大学教授胡吕银:第十章、第十一章、第十二章、第十三章(副主编) 。 6. 厦门大学教授黄健雄:第十四章、第十五章、第十六章、第十七章。 7. 南昌大学教授李光曼:第十八章、第十九章、第二十章、第二十一章、第二十二章(副 主编) 。 8. 苏州大学副教授史浩明:第二十三章、第二十四章、第二十五章。 9. 福州大学副教授刘清生:第二十八章、第二十九章、第三十章、第三十一章、第三十二 章、第三十三章。 10. 江苏嘉诺律师事务所律师李聪:第三十四章。 “法律硕士精品教材系列”编委会名单 总 主 编: 朱崇实(厦门大学) 执行总主编: 李  浩(南京师范大学) 林秀芹(厦门大学) 编委会成员(按姓氏笔画顺序排列): 邓世豹(广东商学院)    邓  辉(江西财经大学)    朱义坤(暨南大学) 刘永伟(安徽财经大学) 宋文艳(厦门大学出版社) 华国庆(安徽大学) 齐树洁(厦门大学) 刘晓海(同济大学) 刘  敏(南京师范大 学) 朱福惠(厦门大学) 利子平(南昌大学) 陈云东(云南大学) 陈云良(中南大学) 杜承铭(广东商学院) 吴家清(广东商学院) 沈桥林(江西师范大学) 邹  雄(福州大学) 周少元(安徽大学) 周佑勇(东南大学) 单晓光(同济大学) 胡玉鸿(苏州大学) 胡亚球(苏州大学) 施高翔(厦门大学出版社) 夏新华(湘潭大学) 涂书田(南昌大学) 徐崇利(厦门大学) 高  歌(东南大学) 黄亚英(深圳大学) 曾月英(深圳大学) 董少谋(西北政法大 学) 焦富民(南京财经大学) 廖永安(湘潭大学) 秘      书: 甘世恒  贾素文 总  序 总  序 20 11 年3 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吴邦国委员长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 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标志着我国法制建设迈入了新阶段,国家的经济建 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各个方面实现了有法可依,必将助推我 国依法治国战略的成功实践。 这一成就,对于法学教育工作者和法科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件 可喜的大事。 然而,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与实现依法治国的目标还有很长一段距离。 如何将完 备的法律条文落实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形成法律秩序,还需要众多法律理论和实务界人 才在法治实践中长久持续地努力。 法学教育承载着培育发展法律人才的使命,理应在建设 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法律人才的培养取决于法学教育,法学教育 的成功取决于法学教育模式。 长期以来,我国法学专业的研究生教育主要是培养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或教学工作 能力的教学科研型人才。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请先注册登录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