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雪遥感监测与评价规程.doc

  1.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QX ××××—×××× PAGE II PAGE 1 中国气象局 发布××××-××-××实施××××-×× 中国气象局 发布 ××××-××-××实施 ××××-××-××发布 积雪遥感监测与评价规程 (本稿完成日期:2007年4月16日) QX ××××—×××× QX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 ICS 备案号: QX ××××—×××× PAGE I 目 次 TOC \f \h \t 前言、引言标题,附录标识,参考文献、索引标题,章标题,附录章标题 HYPERLINK \l _Toc164501691 前言 PAGEREF _Toc164501691 \h II HYPERLINK \l _Toc164501692 引言 PAGEREF _Toc164501692 \h III HYPERLINK \l _Toc164501693 1 范围 PAGEREF _Toc164501693 \h 1 HYPERLINK \l _Toc164501694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PAGEREF _Toc164501694 \h 1 HYPERLINK \l _Toc164501695 3 术语 PAGEREF _Toc164501695 \h 1 HYPERLINK \l _Toc164501696 4 基本要求 PAGEREF _Toc164501696 \h 3 HYPERLINK \l _Toc164501697 5 积雪遥感监测方法 PAGEREF _Toc164501697 \h 4 HYPERLINK \l _Toc164501698 6 积雪评价方法 PAGEREF _Toc164501698 \h 13 HYPERLINK \l _Toc164501699 7 信息系统集成 PAGEREF _Toc164501699 \h 14 HYPERLINK \l _Toc164501700 8 数据质量控制及检查验收 PAGEREF _Toc164501700 \h 18 HYPERLINK \l _Toc164501701 9 信息发布 PAGEREF _Toc164501701 \h 20 HYPERLINK \l _Toc164501702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FY-1C/D 极轨气象卫星VIRR(可见光、红外扫描辐射计) 通道参数表 PAGEREF _Toc164501702 \h 22 HYPERLINK \l _Toc164501703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NOAA极轨气象卫星 AVHRR 通道参数表 PAGEREF _Toc164501703 \h 22 HYPERLINK \l _Toc164501704 附录C (资料性附录) EOS/MODIS (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通道参数表 PAGEREF _Toc164501704 \h 23 HYPERLINK \l _Toc164501705 附录D (资料性附录) FY-2C/D静止气象卫星 VISSR(扫描辐射计)通道参数表 PAGEREF _Toc164501705 \h 24 HYPERLINK \l _Toc164501706 附录E (资料性附录) 中巴资源一号卫星传感器的基本参数表 PAGEREF _Toc164501706 \h 24 HYPERLINK \l _Toc164501707 参考文献 PAGEREF _Toc164501707 \h 25 前 言 本标准是新起草的标准。 本标准没有代替或废除的标准。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和附录E是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气象局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气象局政策法规司归口。 本标准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区域气象中心和国家卫星气象中心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肖继东、刘诚(卫星中心)、李三妹(卫星中心)、傅华、沙依然·维力(哈萨克族)、石玉、杨志华、张旭、陈爱京、镨拉提·阿布都热合曼(柯尔克孜族)等。 本标准是首次发布。 引 言 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国际上在气候变化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目前对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的基本事实已得到国际社会和科学界的广泛认同。科学研究表明,当前全球气候正经历一次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人类活动导致了全球近50年来的普遍增温。从全球范围来说,持续的气候变暖已经对全球的生态系统以及社会经济系统产生了明显和深远的影响,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频繁发生以及气候突变发生的潜在可能性将造成地球及其生态系统对人类社会承载能力的降低,如食物、水和能源供应的匮乏等,进而对人类生存和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在国家、区域或更小尺度上,增温幅度可能更大(尽管存在地区差异),气候变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