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维普资讯
中 国 食 物 与 营 养
2006年第3期 FoodandNutritioninChina No.3,2006
= — : = == : — == _: = == ==== = : = =1_— _一 = _ _二 := = = = = = ●= == = = : =
食品中丙烯酰胺的含量及其形成机理
李 颜,齐 智,肖 颖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北京 10008~)
摘 要:zoo2~ 国家食品管理局和斯德哥尔摩大学从高温加工的淀粉类食品中发现了较高含量的丙烯酰
胺。食品中丙烯酰胺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危害引起 了国内外的普遍关注。本文主要介绍食品中丙烯酰胺的含量及其
形成机理。
关键词:食品;丙烯酰胺;形成机理
丙烯酰胺 (acrylamide)是合成聚丙烯酰胺的原料。 较大。世界卫生组织 (WHO)2000年公布的人均每 日
聚丙烯酰胺被广泛应用于饮用水净化和污水处理、纺 丙烯酰胺摄入量为每公斤体重0_3~0.8./tg,德国 (2002
织、造纸和化妆品制造等行业 ,聚丙烯酰胺中有少量丙 年)公布的人均 日摄入量为每公斤体重 1.1/.tg,瑞士
烯酰胺单体残留。丙烯酰胺单体对人体有明显的毒性, (2002年)为每公斤体重0.28./tg,法国 (2002年)为
可造成人体神经系统的损害。动物实验证明其有致癌作 每公斤体重0.5./tg,美国FDA2004年公布的2岁以上
用。1994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 (internationalAgency 人均每 日丙烯酰胺摄人量为每公斤体重0.43 g…。
forResearchoncancer,IARC)将丙烯酰胺列为可能致 在美国,法式炸薯条和其他土豆产品的消费量很
癌物质 (2A类)。先前人们对丙烯酰胺毒性的关注主要 高,占丙烯酰胺每 日摄入量的35%;咖啡和面包的消费
集中在职业暴露。2002年4月,瑞典国家食品管理局 量相对较低,占丙烯酰胺每 日摄入量的比例也就相对较
(SwedishNationalFoodAuthority)和斯德哥尔摩大学首 小 (咖啡占7%,面包占ll%)。土豆产品在荷兰的消费
次从高温加工的淀粉类食品中发现了较高含量的丙烯酰 量也很高,Konings等人的报告称,荷兰人消费的法式
胺 ,这一发现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人们把 目光 炸薯条和炸薯片中丙烯酰胺的含量占丙烯酰胺总摄入量
集中在了研究食品中丙烯酰胺的一系列问题。本文主要 的50%以上。对于大部分欧洲国家来说,咖啡和面包是
介绍食品中丙烯酰胺的含量及其形成机理。 附表 不同食品中丙烯酰胺的含量 (g/k0)
食物名称 样品数 中位数 (Min-Max)
1 食品中丙烯酰胺的含量和人体摄入量
法式炸薯条和炸薯片 97 318,0 (20.0~2762.0)
面包和其他焙烤食品 149 34.0 (0.0~432.0)
自2002年瑞典科学家在膳食中发现丙烯酰胺开始,
谷娄食品和穆兹利2 23 77.0 (11.0~l057.0)
美国和欧洲许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