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反质子的发现.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95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反质子的发现 195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伯克加州大学的西格雷(Emilio Segre ,1905-1989)和张伯伦(Owen Chamberlain ,1920- ),以表彰他们发现了反质子。 195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反质子的发现 1955年西格雷和张伯伦发现了反质子标志着人类对反世界的认识又上了一个新台阶,这是狄拉克理论的一个胜利,也是人工加速带电粒子的努力所取得的又一项重大成果。 西格雷生平 西格雷1905年2月1日出生于意大利罗马的蒂沃利。 1922年进罗马大学学工程,1927年转物理系,当了费米教授的研究生,1928年从费米手里第一个获得博士学位。 1930年获基金资助后,先后到斯特恩(德国汉堡)和塞曼(荷兰阿姆斯特丹)手下做研究工作。后来回到罗马,和费米一起研究中子的人工放射性。 1938年到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伯克利,在加州大学辐射实验室当助理研究员。 西格雷的工作主要是在原子和核物理学方面。 1940年,西格雷和佩利尔(C.Perrier)等人合作,发现了人工合成的新元素:锝、砹和钚239。 西格雷于1989年4月22日逝世。 张伯伦生平 张伯伦1920年12月10日出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旧金山。 1941年从达特默斯(Dartmouth)学院毕业,进入伯克利加州大学当物理系研究生。 1946年张伯伦于芝加哥大学在费米教授的指导下工作。他和费米一起进行慢中子在液体中的衍射实验。 1948年,张伯伦开始在伯克利加州大学任教,1958年升教授。另外,他和西格雷等人合作做了质子-质子散射实验和极化效应的研究。 1955年后,张伯伦参加设计了一系列实验以研究反质子与氢和氘的相互作用、从反质子产生反中子,以及π介子散射等问题。 1963年—1964年,他和阿布拉冈(A.Abragam)各自独立地制成含有极化质子的靶,这种靶子可用于高能核反应。 195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反质子的发现 什么叫反质子? 根据狄拉克的理论,反质子的质量与质子相同,所带电荷相反,质子与反质子成对出现或湮没,用两个普通的质子碰撞便可获得反质子,但反质子的产生阈能为6.8GeV。 195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反质子的发现 1 早在1928年,狄拉克便预言了反质子的存在,但证实它的存在却花了20多年的时间。 2 1954年,在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劳伦斯辐射实验室,建成了64亿电子伏的质子同步稳相加速器,这为寻找反粒子提供了条件。 3 1955年,张伯伦和西格雷用上述加速器证实了前一年人们所观测的反质子的存在。由于反质子出现的机会极少,大约每1000亿高能质子的碰撞,才能产生数量很少的反质子,因而证实反质子的存在极为困难。1955年他们这个实验小组测到60个反质子。 张伯伦和西格雷的成功标志在于:他们能从包含有许多其它粒子的射束中鉴别出非常非常稀少的反质子。用磁场分析射束,3万个粒子中仅有一个是反质子,而用早期的装置每15分钟才能记录到一个反质子。当他们记录到40个事件在误差范围内显示有反质子之后,他们才肯定确实是发现了反质子。 195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反质子的发现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