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鴉片戰爭(第 PAGE 1 頁,共 NUMPAGES 3 頁)
第二章 鴉片戰爭(初稿)
會考試題概覽
年分
試題
佔分
1991
1994
簡述當時限制對外貿易的三項重要措施。
9
分述林則徐在廣州禁煙的概略及鴉片戰爭的導火線。
12
下列六個地方,其中四個為清初設立的對外通商口岸。試將該四個地方的名稱填寫在附圖左下角的適當空格內:
福州 漳州 寧波 雲台山 廣州 上海
6
1998
簡述鴉片戰爭產生的背景。
9
從開商埠、定稅則、通商、割地四方面分述南京條約和北京條約的內容。
12
試題分析
1991
1994
1998
鴉片戰爭前之中外貿易關係
?
鴉片戰爭的背景(導火線)
?
?
鴉片戰爭的影響
《南京條約》的內容
?
《南京條約》的影響
答題示例
示例一 簡述清初限制對外貿易的重要措施。
中國地大物博,物資不假外求,故此認為對外貿易可有可無。加上,中國自詡為「天朝大國」,每每視對外貿易為恩賜。由是,在華貿易的外商受到了各種限制。現將清廷對外商的各項限制介紹如下:
限制通商口岸:清初實施海禁,斷絕對外貿易。康熙收復台灣後,清廷始開放海禁,容許廣州、漳州、寧波和雲台山四口通商。乾隆時,由於外商糾紛日多,管理不便,遂下令獨留廣州為通商口岸。於是,外商在華貿易的發展受到極大的障礙。
設置外貿公行:康熙末年,清廷規定由政府批准之官商進行對外貿易。其後,朝廷設置「公行」,專責代政府統制對外貿易。但是,「公行」時廢時立,未成定制。乾隆後期,清廷定行商名額十三家,只限設於廣州。政府此舉,乃欲「以官制商,以商制夷」。
限制外商活動:外商在華的活動受到極大的限制。外商必須在特設之商館歇息,一切交涉事宜,均要由行商代達。此外,外商不得自由出入廣州、不准坐轎遊河、不可聘用中國人為傭僕、禁止結交其他華人、不可攜帶婦女家眷等。
加重外貨稅收:外國商船入口,手續繁複。而且,除法定繳付之船鈔、貨稅之外,行商和官吏常常巧立名目,任意加徵,使外商不堪其擾。
以上種種限制外商的措施,令外商非常不滿。其時,外商在華貿易的大部分,逐漸為英人所得,英商由是強烈要求英國政府以外交途徑來改善通商貿易。這情況掀起了鴉片戰爭的戰幔。
示例二 試述林則徐在廣州禁煙的概況。
鴉片戰爭,起源於中、英兩國間的貿易糾紛及林則徐之禁煙行動,是近代史上西方列強侵略中國的一場重大戰役。現將林則徐在廣州禁煙的概況簡述如下:
禁運鴉片:嘉慶元年(公元1796年),清廷已下令禁止輸入鴉片。道光元年(公元1821年),外商到達廣州必須具結聲明沒有帶運鴉片。不過,外商偷運鴉片入華的活動從未禁絕。道光十八年(公元1838年),湖廣總督林則徐獲委仕為欽差大臣,赴廣州查禁鴉片。他勒令外商呈繳所有鴉片,並要求外商具結,聲明不再偷運鴉片,否則「人即正法,貨盡沒官」。
虎門銷煙:那時,外商交出的鴉片共20283箱,二百數十萬斤。美、葡商人俱已具結,只有英國商務總監義律拒絕從命。林則徐將繳得鴉片,於虎門悉數銷毀,並且下令斷絕英商一切供給,逼使英人全撤退至澳門。英商向英廷報告此事,英國政府遂計劃以武力解決糾紛。
林則徐禁煙銷煙,令英國失去了賴以扭轉對華貿易入超的憑藉,使中、英兩國關係破裂。在雙方關係惡劣的情況下,鴉片戰爭一觸即發。
示例三 試說明鴉片戰爭的背景及導火線。
鴉片戰爭,起源於中、英兩國間的貿易糾紛及林則徐之禁煙行動,是近代史上西方列強侵略中國的一場重大戰役。現將鴉片戰爭的背景簡述如下:
貿易衝突:中國地大物博,物資不假外求,故此認為對外貿易可有可無。加上,中國自詡為「天朝大國」,每每視對外貿易為恩賜。由是,清廷對在華貿易的外商加上各種限制。其時,外商在華貿易的大部分,逐漸為英人所得,英商由是強烈要求英國政府以外交途徑來改善通商貿易。英國屢次派使者謁見清帝,要求改善貿易關係,但均不得要領,甚至與清廷發生衝突,令中英之間產生矛盾。
鴉片荼毒:英商大量輸入鴉片,令中國社會產生了吸食鴉片的歪風。當時,吸食鴉片者有平民、官員及官兵等,以致國人的健康及社會風氣大受影響,軍隊的作戰能力也大大削弱了。道光皇帝派林則徐到廣州查禁鴉片,中英雙方便因外商具結問題而引起衝突,英方終以武力解決糾紛。
白銀外流:英國向中國大量傾銷鴉片,使中英貿易不平衡,導致中國白銀外流。當時,對外貿易及稅收均以白銀計算,白銀外流遂引致通貨膨脹和貨幣貶值,最終令國家經濟受損,人民生活困苦。
中、英兩國之矛盾因以上各項因素而日益加深。最後,林維喜案成為了鴉片戰爭的導火線,令中、英兩國爆發戰爭了。
林維喜案:道光十九年(1839年),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