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新市绕城公路(东环)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公示.doc

阜新市绕城公路(东环)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公示.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证书编号:国环评证甲字第1103号 阜新市绕城公路(东环) 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编制单位: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 编制时间:二○一一年十二月 总论 阜新市是一座依托煤炭资源发展起来的能源城市,阜新市进入本世纪以来,煤炭储量趋近枯竭,被国务院确定为资源型城市转型试点。阜新市结合自身特点,因地制宜制定了新的发展战略,提出了阜新市区、阜蒙县、新邱区“三位一体”发展规划纲要。本项目是阜新市绕城公路的一部分,同时也是阜新市“三位一体”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阜新市北环路、西环路、南环路工程已经在先期逐一实施,阜新市东部地区路网受到新义铁路及新邱采矿区的制约,项目所在地现仅有县级公路市环路为南北方向的主要通道,现有市环路路面宽度7m,路基宽度9m。随着大唐煤制天然气工程落户阜新市新邱区七家子村,现有道路无论是桥涵荷载等级、路面结构厚度还是桥涵、路面的宽度,均不能满足大唐煤制天然气工程建设期间和生产期间的运输要求,因此,阜新市绕城公路东环的建设已迫在眉睫。本项目的建设将 本项目路线整体走向由南向北布设,路线起点位于大巴沟村西侧,与在建阜新市绕城公路(南环)对接,与奈广线十字交叉,起点桩号K0+000;终点位于阿金歹村西侧,由于北环路已建成,为了与北环路顺接,本项目终点止于现有北环路上,终点桩号为K19+912,路线全长19.912km。公路等级为一级公路,双向四车道,设计车速60km/h,路基宽度24m,工程新建大桥185m/1座,小桥64m/5座,涵洞31道。估算总投资32745万元。工程预计施工期17个月,2011年7月开工建设,至2012年 根据国家有关环保法律、法规规定,该项目需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工程概况 本项目全线位于辽宁省阜新市境内,路线全长19.912km,沿途经过阜新市太平区(K0+000~K2+180)、新邱区(K2+180~K15+600、K16+775~K19+912)、阜蒙县(K15+600~K16+775)。项目建设符合阜新市相关规划和国家产业政策。 本项目公路等级为一级公路,双向四车道,设计行车速度60km/h,路基宽度24m。全线共设置大桥1座,小桥5座,涵洞31道,桥涵均为新建。通道兼排水暗桥3座,分离式立交2座,平面交叉20处。全线路基土石方87.5万m3,路面42.8万 m2。全线永久占地72.46hm2,其中利用老路12.31hm2,拆迁房屋11764m2。本项目估算总投资32745万元,工期17个月,2011年7月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1)生态环境保护目标和生态环境质量现状 生态保护目标:耕地、人工林地、基本农田以及施工营地、拌和站等临时占地中的植被。 生态环境质量现状: ①工程沿线地貌属于丘陵平原区,沿线主要土壤类型为褐土和草甸土两大类型。 ②根据《辽宁省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以及本工程的线位走向,工程全线位于细河流域土壤保持生态功能区(Ⅲ1-2)。工程沿线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为农田、建设用地、林地、未利用地和水域5类。土地利用类型以耕地为主,占61.53%;其次为建设用地、林地。 ③评价区域沿线主要的植被类型为农田植被和人工林。其中人工林包括杨树和油松。农作物包括粮食作物和蔬菜。农业生态系统结构良好,种植类型多样化,主要类型为玉米、花生、蔬菜、豆类等。农产品种类丰富,产量较高,农业生产水平良好。 ④本工程沿线主要是农田生态系统,本项目所经区域自然植被较少,多数为人工植被,主要是农田植被;区域内无大型野生动植物及原始森林,无珍稀野生动植物,生物多样性相对单一。由于本地区土壤肥沃、人工管理精细,使农业生态系统比较稳定,所以本项目沿线农业生态系统环境质量较好。 ⑤本工程位于阜新市区,属于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工程沿线都为城镇和农田,人类活动频繁,通过咨询阜新市林业局以及沿线村民,工程评价区域内很少看到大型兽类和保护级别的鸟类,工程沿线主要动物种类基本上为东北农村常见种类,如为蟾蜍、游蛇、喜鹊、乌鸦、山雀、褐家鼠、刺猬等常见种,无国家保护级别的野生动物。 (2)主要环境影响及拟采取的环保措施 主要环境影响:本工程建设将会对沿线农业生态系统和人工林生态系统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其影响行为主要表现在:工程永久性占地(路基建设、桥梁等)和临时占地(施工营地和预制场、拌和站等施工场地)布设及其施工活动将会占用部分农田植被和人工林地的生长区域;施工期植被被破坏后形成的裸地将会导致工程沿线的水土流失增加,以及原有景观被破坏。但是本工程是在原公路基础上改建,且里程较短,其对沿线生态影响程度相对较小。为保护好沿线生态环境,必须采取一定有效环保措施尽量避免其对生态环境影响。通过采取报告书提出的相应环境保护措施,其工程建设在生态环境上是可行的。 主要环保措施: ①利用原有道路改建的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a1335558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