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概论知识点的总结.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动画概论知识点总结   《复旦博学·新世纪动画专业教程:动画概论(第三版)》观点客观中允,行文生动流丽,资料翔实,图文并茂,不仅适合高校动漫、影视及相关专业师生教学使用,也适合相关研究人员、从业人员及一般爱好者阅读。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动画概论知识点总结,欢迎阅读。   1、动画的定义:动画片是一种以“逐格拍摄”为基础的基本摄制方法,并以一定的美术形式作为其内容载体的影片样式。   2、动画的本质:   创造性的塑造各种造型并赋予各种形象及符号以生命力;   创造性的应用“动的语言”,   用各种千变万化的动作来表述一切事物;创造性的表达人们可能持有的任何思维。   视觉暂留原理:人眼在观察景物时,光信号传人大脑神经,需经过一段短暂的时间,光的作用结束后,视觉形象并不立即消失,这种残留的视觉称“后像”,视觉的这一现象则被称为“视觉暂留”。   3、动画的特征:   动画是画出来的电影;   动画是画出来的运动艺术;   动画是假定性艺术;   电影语言是决定动画片质量的关键;   动画的幽默;   4、动画的假定性:   画面表现形象的假定性;   画面表现动作的假定性;   画面表现环境的假定性;   画面表现摄影的假定性;   画面表现形式的假定性。   5、动画的夸张性:   创作上的夸张:情节的夸张、构思的夸张、造型的夸张、形态的夸张。   制作上的夸:张动作的夸张;物理性夸张;速度夸张;变形。   6、动画的分类:   按传媒类型:影院动画、电视动画、网络动画   按工艺类型:手绘动画、定格动画、二维动画、三维动画   7、影院动画的特点   选题:有自编也有改编,多取材于经典文学作品。   结构:①与戏剧相似:开端——发展——高潮——结局;②冲突多为正与邪的二元对立   人物:具有典型性、层次性   音乐:具有感染力的主题曲   5)画面:大多采用数字技术   1、动画的镜头特点:利用分层来表达纵深感多采用散点透视   2、动画的光效特点:多采用柔和的光效戏剧化的光效分明暗   3、动画的表演特点:采用仿真表演程式化的表演偶类片中仿真与艺术的结合。   4、单线平涂:通过勾勒线条,然后在线条围成的区域内填色的绘制工艺。   5、动画题材的特点:具有地域特色题材走向两个极端:纯取艺术,放弃叙事;在叙事中放弃抽象的成分。   6、动画人物的个性:单一性格复杂性格典型性格   7、动画多采用大团圆结局。   8、动画音乐的类型:描写性音乐:可以描写气氛、情绪,也可以描写情节、景致;抒情性音乐;象征性音乐   9、前景音乐:不再从属于动画的画面,具有独立的意义和价值,形式可以是纯音乐,也可以是歌舞剧。歌舞剧式的前景音乐表达形式通常有:动画人物表演歌唱、歌舞场面、简述故事情节。   1、洞穴壁画是动画的原始萌芽雏形   2、动画早期的实验雏形包括:手翻书、西洋镜、魔术幻灯等。   3、动画发展简史:   初探期:《火车进站》——世界上的第一部电影;1907年,出现逐格拍摄。《幻影集》——世界上的第一部动画。 传统动画技术发展时期:   ①第一时期:从动画产生到20世纪20年代以前   1906年,美国的斯图亚特·布拉克顿用粉笔和板擦在黑板上完成第一部拍摄在胶片上的动画电影《滑稽脸的幽默相》   1907年,科尔发明逐格拍摄技术,完成《幻影集》   1914年,温瑟·麦凯创作电影史上第一部剧情动画《恐龙葛蒂》 1914年,伊尔·赫德发明了赛璐璐胶片 至此,美国传统动画手绘技术已经基本成熟 ②第二时期:从20世纪20年代到“二战”结束 美国:形成了成熟的动画工业模式,注重技术的发展 欧洲:出现动画艺术改造活动,注重美学观念与形式 ③第三个时期:从“二战”技术到20世纪60年代 美国动画从电影走向电视 捷克偶动画先驱:杰利·川卡 南斯拉夫“有限动画” 法国“节奏色彩”、“交响曲”   加拿大国家电影局先驱诺曼·麦克伦引导材料创新 “中国学派”   ④第四个时期:从20世纪60年代到8年代   动画国际化 日本动漫的发展: 手冢治虫、宫崎骏、高畑勋   计算机动画技术的发展   ①二维动画主导的发展阶段:2D技术介入动画片制作,3D开发初步发展探索 1988年,真人与2D合成动画《谁害死了兔子罗杰》 1989年,《小美人鱼》采用计算机上色   ②三维动画技术高速发展阶段:从初期场景制作到人物制作,皮克斯与梦工厂的地位确立 迪士尼:《美女与野兽》《阿拉丁》《狮子王》 皮克斯:第一部三维动画《玩具总动员》 梦工厂:《埃及王子》   1、美国主流动画的特点:人物造型符号化回避视觉上的暴力刺激爱情贵族化歌舞剧结构方式搞笑人物贯穿始终大团圆结局   2、美国主流动画片的主题:遵循公认的社会准则和道德规范邪不压正,正义和善良永远战胜邪恶和贪婪长于

文档评论(0)

gz2018gz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