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圩东村土墩墓位于南京溧水石湫镇大圩东村东北.pdf

大圩东村土墩墓位于南京溧水石湫镇大圩东村东北.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52 南京溧水大圩东村土墩墓发掘简报 考古探索 南京溧水大圩东村土墩墓发掘简报 南京市博物馆 溧水县博物馆 内容提要:大圩东村土墩墓位于南京市溧水县石湫镇大圩东村东北,2010 年10 月,南京市博物馆 和溧水县博物馆对其进行了考古发掘。该座土墩墓由封土、器物堆、柱坑、烧结面、活动面、灰坑、墓葬 和“V ”形遗迹八部分构成,时代为春秋中晚期。此次发掘为该地区土墩墓的时代、分布、修筑方式以及 文化属性等问题的研究提供了实物资料。 关键词:大圩东村 土墩墓 春秋中晚期 中图分类号:K871.3 ;K878.8 文献标识码:A 2010 年初,南京市规划修筑溧水至马鞍山的 硬。厚0 ~1.3、距地表0.25 ~0.5 米,分布于土墩西 高速公路,为配合公路建设,5 月,南京市博物馆和 部。 溧水县博物馆对公路沿线区域进行了详细地考 第④层,灰白色,含有红褐色土块,土质略 古调查,确定了部分考古勘探和发掘点。溧水县 松。厚0 ~0.75 、距地表0.1 ~1米,分布于土墩的中 H 石湫镇大圩东村所发现的土墩墓就位于公路的 部。 主干道上。10 月,南京市博物馆和溧水县博物馆 第⑤层,灰褐色,土质较硬,结构紧密。厚0 ~ 联合对该座土墩墓(以下简称D1 )进行了考古发 1.4、距地表0.4 ~1.3 米,分布于土墩中部,中间 W 掘,现将主要收获简报如下。 厚、四周薄,中间部分地层被白蚁大面积筑巢。该 一 土墩及封土层堆积情况 层下发现烧结面2 处、活动面 1 层和d1 ~d11 柱 D1 位于南京市溧水县石湫镇大圩东村东北 坑。 N (图一),土墩东部约400 米是南北走向的老虎墩 第⑥层,灰白色,土质细腻。厚0 ~0.36 、距地 山丘,南部约50 、西部约30 米各有一水塘,北、西、 表1.5 ~2.1 米,分布于土墩中部,中部略微下凹。 南三面均有小山丘。D1 地势呈西高东低分布,发 该层下发现M1 、M2 ,活动面覆盖本层地表。 D 掘前地表种植茶树、麻,南部被公路施工毁坏。 第⑦层,红褐色,土质结构紧密。厚0.1 ~0.2 、 D1 呈圆丘状,直径约30 、高2.15 ~2.4 米。本 次采用二分法把D1 分为南北两个区域进行发掘, 以土墩最高处作为基点。D1 由封土、器物堆、柱 坑、烧结面、活动面、灰坑、墓葬和“V ”形遗迹八部 分构成(图二)。 根据土质土色,封土可以分为8 层(图二)。 第①层,耕土层,浅灰色,土质结构松散。厚 0 ~0.2 米,包含有较多的茶树、麻根茎,分布于整 个土墩。 第②层,浅黄色,土质稍硬。厚0 ~0.7 、距地表 深0 ~0.2 米,分布于土墩东部、西部、北部。该层 下发现器物堆7 处和灰坑1 座,分别编号为Q1 ~ Q7 和H1 。 图一// 大圩东村土墩墓地理位置示意图 第③层,灰褐色,含有红褐色土块,土质较 收稿日期 2013-07-16 《东南文化》2013年第5期总第235期 53 H W N D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