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译昆曲经典弘扬中华文化《昆曲精华》的翻译回顾.pdfVIP

传译昆曲经典弘扬中华文化《昆曲精华》的翻译回顾.pdf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传译昆曲经典,弘扬中华文化 ——《昆曲精华》的翻译回顾 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周福娟 汤定军 【摘要】有关昆曲,国内外已有一些推介,但像《昆曲精华》这么大规模地 以中英文对译本形式介绍昆曲的传统经典曲目还尚属首次,这对于传承和弘扬 昆曲这一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具有极其重要的社会价值与文化价值。笔者认 为,要想较好地传译昆曲,首先得了解昆曲的特点,然后制定相应的翻译策略。 希望该翻泽力作能够促使人们更多地了解昆曲,更多地关注昆曲的翻泽,从而 更深入地进行昆曲翻译的理论探讨。 【关键词】昆曲;《昆曲精华》;翻译 汪榕培、周秦和王宏三位教授主编译的《昆曲精华》一书于2006 年6月在苏州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以其独特的编译思想、丰 富的经典曲目、精美的版面结构和中英文对译本形式开拓了介绍昆 曲经典传统曲目之先河,是昆曲界和翻译界通力合作的一大杰作。 立 作为该书的编委和责任编辑,笔者随从汪榕培先生等人全程参与了 学 该书的编译和出版,对汪先生的“传神达意”的翻译思想和治学严谨 {翻 的学术态度深有感触。作为献给第三届中国昆剧艺术节的大礼,该 {译 书推动了古老的昆曲艺术在世界舞台上展示其动人风采的步伐。现 }篇 就《昆曲精华》一书的翻译过程作一回顾和总结,从而探索昆曲英译 { 更好地为西方读者所接受的翻译策略,以便弘扬传播中国昆曲艺术。 { (一) l 作为中国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昆曲距今已有600多 年的历史。它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特别是戏曲艺术中的珍品,并被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在长期的演出实践中,昆曲积累了大量的上演剧目,其中很多盛演不 衰,如:王世贞的《呜凤记》,汤显祖的《牡丹亭》、《紫钗记》、《邯郸 记》、《南柯记》,沈璨的《义侠记》,高濂的《玉簪记》,李渔的《风筝 误》,朱素臣的《十五贯》,孔尚任的《桃花扇》,洪舁的《长生殿》;另 外还有一些著名的折子戏,如:《惊梦》、《阳关》、《三醉》、《秋江》、 《思凡》、《断桥》等。其中,《十五贯》曾于20世纪50年代由浙江昆 苏剧团进京演出两个月,场场爆满。昆曲在当时被周恩来总理称为 艺术百花园中的“兰花”,《人民日报》曾以“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 翻译研究新论 种”为题发表专题社论。《十五贯》的成功使当时渐趋衰败的昆曲重 新回到公众的视野中,令当时气息衰微的昆曲艺术重新焕发了生机。 在着手进行翻译之前,汪榕培、周秦、王宏三位教授都希望把所 有的昆曲剧本译成英文,向世界传播推广昆曲艺术,使外国人领略到 璀璨的华夏文化的魅力。由于时间有限,在多次商讨后,他们忍痛割 爱,最终确定翻译《十五贯·廉访》、《窦娥冤·斩娥》、《牡丹亭·惊 梦》、《浣纱记·寄子》、《长生殿·惊变》、《孽海记·思凡》等16出 折子戏。该书对所精选的折子戏的作者、剧情进行了中英文对译的 版面设计,以方便中西读者的阅读。 在翻译过程中,本书译者均极其审慎严肃,精雕细琢,力求遵照 原文的精神,全面而准确地反映中国文学及中国文化的基本面貌和 灿烂成就,努力使相应的英译和其中文作品均堪称经典。总之,这些 英译精品,不仅有对外译介的意义,而且对国内英文爱好者、学习者 及英译工作者,也是极有借鉴价值的。为此,笔者对这些英译精品的 翻译过程做了认真的思考,以期探求如何促进典籍英译理论与实践 的发展。 (二) 作为一个民族的优秀历史文献或文学经典

文档评论(0)

wdjz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