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通报基于高通量测序的裕民红花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特征分析.PDFVIP

微生物学通报基于高通量测序的裕民红花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特征分析.PDF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微生物学通报 Nov. 20, 2018, 45(11): 2429−2438 Microbiology China /wswxtbcn tongbao@ DOI: 10.13344/j.microbiol.china.171038 研究报告 基于高通量测序的裕民红花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特征分析 * 杨美玲 张霞 王绍明 刘鸯 张丽霞 赵祥 (石河子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新疆 石河子 832000) 摘 要:【背景】新疆裕民县是我国最大的红花种植基地,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适合红 花生长且有利于红花良好品质的形成。【目的】探究新疆裕民县山地栽培红花不同生育期的根际 土壤细菌群落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为揭示道地药材“道地性”的本质与规律提供科学依 据。【方法】在3 块裕民栽培红花样地中分别采取营养生长期与生殖生长期的根际、非根际土壤, 测定其土壤性质,并提取基因组DNA 对 16S rRNA 基因的V4 高变区进行PCR 扩增构建文库, 经过Illumina HiSeq 高通量测序平台测序后使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土壤细菌的丰富度、多样性 指数和群落结构,然后分析多样性指数与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从36 个红花土壤样品 中共得到10 303 个细菌操作分类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 ,OTU) ,分属于47 门102 纲 201 目381 科738 属405 种,其中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 ,32.9%)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 , 28.7%)是优势菌群。方差分析显示丰富度指数 Chao1 与多样性指数Shannon 在4 个样品分组 的细菌群落中无显著差异,而主坐标分析(Principal coordinates analysis ,PCoA)和属水平的物 种丰度分布情况表明各样地之间的细菌群落构成差异明显。【结论】经分析,红花根际土壤中 存在大量适应环境变化的细菌,这些细菌的存在可能对红花道地性的形成有积极作用。此外, 土壤性质、植物的生长阶段和根系分泌物可能通过影响红花根际细菌群落来致力于红花道地 性的形成。 关键词:红花,高通量测序,细菌多样性,细菌群落结构 High throughput sequencing analysis of bacterial communities in Yumin safflower * YANG Mei-Ling ZHANG Xia WANG Shao-Ming LIU Yang ZHANG Li-Xia ZHAO Xiang (College of Life Sciences, Shihezi University, Shihezi, Xinjiang 832000, China) Abstract: [Background] Xinjiang Yumin county is the largest safflower planting base of China, its unique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and climatic conditions suitable for the growth and it is beneficial to formation of quality of safflower. [Objectiv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文档评论(0)

suijiazhuang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