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念与制度 谭亚莉.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理念与制度:基于实践视野的经济正义研究 1 序 言 党的十八大提出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别从国家、社会、个 人三个方面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践确立了价值目标与导 向。其中各价值目标既具有相对独立的内涵,在各个领域中有着具体的、特殊 的实践诉求,又彼此联系,具有不可分割的统一性。同时,在弘扬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必须从制度建设等实践层面,保证各价值目标的实现,同 时有效地化解各种价值冲突,整合多元价值诉求,推进社会和谐发展。在经济 实践领域,如何准确把握核心价值观与体系目标,把自由、平等、公正等价值 理念有效融入经济发展目标和发展规划,融入经济社会政策和重大改革措施, 融入到社会制度文明建设中,是当下理论工作者的应尽职责。本书立足于实践 视野,从多元经济正义观的统合视角,对自由、平等、公正等核心价值目标的 内涵与实践意义,以及它们相互间的联系与掣肘,进而形成对实践的制度诉求 等问题所进行的整体性、系统性研究。 “经济正义”作为现代社会正义的重要范畴,它凝结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 憧憬,承载着对现实经济生活的引导与改造,是人们基于对幸福的理解所产生 的价值诉求在现实经济领域的实践过程。全面深刻把握经济正义的涵义及其实 践特征,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探究正义在经济领域实现的规律,在促进经济的 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实现人们对 “善生活”与 “好社会”的不懈追求。 然而在现今社会里,经济正义的实现面临着经济运行与伦理价值诉求相疏 离的困境:一方面是经济的片面发展造成了对其它正义价值的忽略或损害,导 致了 “物化”、“异化”现象;另一方面,又由于社会执着于抽象道义层面对经 济活动的指责与干预,由此导致经济制度与决策上的技术非理性,经济正义难 以伸张。因此,如何通过人类的实践理性尽可能消除现代经济中资本对人性发 展的扭曲,如何应对经济世界中多种价值目标的冲突,如何均衡各种价值目标 并通过经济技术转化为现实有效地经济制度、政策力量,则是现代经济正义研 究所需面对的时代挑战和现实任务。本书将对经济正义的研究侧重放在实践维 度上,其研究意图正在于此。 围绕此主题,本书在继承前辈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按照从宏观到微观、从 2 抽象到具体的逻辑方法和研究思路,围绕“经济何以正义?经济正义实现什么? 经济正义如何实现?实现得如何?”这个线索,分别就正义及经济正义的内涵、 实践特征、实践原则;经济正义的终极目标、价值维度以及经济学的实践历程; 经济正义的制度建设科学、建设原则;经济正义的制度分析等四个方面做出了 尝试性的探析。 第一章:实践视野的经济正义理念。本章在追溯关于 “正义”的各种叙述 的基础上,明晰了 “正义”的内涵及实践性,并进一步阐明了现代经济正义的 实践特征、实践困境与实践原则。本书通过分析指出,经济正义是道德目的性 与经济规律性的统一,它是 “在特定社会条件下的经济生活中,通过把握社会 经济规律,将促进人性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系列价值理念在经济世界渗透,并外 化为现实的经济原则和经济济制度规范、决策,从而引导和约束经济行为及经 ① 济活动,使之符合人性发展及社会完善的过程。” 经济正义的实现要突破当前 经济世界强势发展导致 “经济”与 “伦理”相分离以及社会分化、正义价值多 元化等困境,须得以经济学与伦理学的交叉融合视角与方法,关注于经济正义 实践范畴的“正义价值的经济表达”、“多元经济正义价值的经济技术澄清”、“动 态的调整机制”等问题,以“人道价值原则”、“经济原则”、“和谐原则”三个 经济正义实践原则以应之。 第二章:经济正义的价值追求及其轨迹。此章为本书的核心内容。经济正 义关注于特定经济体系的优劣,以及如何做才能使经济运行得更好,这离不开 建立起一套切合社会现实的价值体系和科学有效的衡量方法。此章围绕由此而 展开的 “经济活动的终极目标?经济活动的价值诉求?如何估价它们?”系列 问题,进行了充分的论述。正义的价值诉求源于人们对好生活的理解,对经济 的正义诉求应该在对 “幸福”的理解之中被说明,基于此,本章首先在充分探 析作为经济正义的终极目标的 “幸福”基础上,指出经济正义的三个主要价值 维度:经济自由、经济平等、经济效率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请先注册登录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