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工程地质地球和地壳.ppt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地壳中,有三种成因的岩石: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 二、地球和地壳 固体地球的形状及某些性质 地球的内部结构 地球的外圈 地球在宇宙中是个极为普通的星球,太阳系的第三颗行星 普通,又特殊(位置、物理化学条件...)→ 生命 →→人类 →→→ 生活生产、挖掘宝藏、工程建设…… 需要 -- 认识地球(矿物岩石性质,地质作用规律等); 好奇 -- 探索自然奥秘 …… 1.固体地球的形状及某些性质 地球是个轴向稍扁的旋转椭球体, 赤道半径 a=6378.140km, 两极半径 c=6356.755km, 平均半径(a2c)1/3=6371.004km 从太空中看地球 -- 极为完美的球形。 地球的平均密度为 5.5g/cm3(从天体运行规律推算出)。 地球以 29.76km/sec 的速度绕太阳公转运行的同时,还以 11.2km/sec(赤道线速度)的速度,每天一周自转。 一些推测: (1) 地球的平均密度为5.5g/cm3,而地壳岩石的密度为2.7-2.9g/cm3,那么地球内部一定存在高密度物质; (2) 地球的球形形状,说明它可能经历过熔融或软化阶段(小行星、星际碎块都是形状不规则的); (3) 旋转椭球形是自传的结果,说明地球具有一点塑性; 2.地球的内部结构 人们可以通过这些挖掘和钻探直接了解地表附近的地下的物质组成和结构。 人类挖掘钻探达到的深度仅数公里,个别专为地质研究目的的钻探达约12 km深。但不足地球半径的1/500。 地球深部结构和成分的了解,依据地震波: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不同的密度和物质状态中传播时,表现出不同的性状。 这是目前了解地球内部结构的唯一方法。类似医学上的B超或CT之类。 地内成分:有一定根据的猜测。 地震波研究表明,地球内部是呈同心层状构造,如鸡蛋。 三层: 地核 地幔 地壳 地球的内部结构 (1)地核 深 2900 km - 6371 km 之最内核心。 密度 9.7-13 g/cm3 (平均 10-11 g/cm3) ,认为相当于铁陨石的成分,主要是Fe及少量Ni(5-20%) 。 地震波传播性状显示,外核是液态的(不传播横波),内核是固态的。 铁陨石成分: 大约由 80%-95%的Fe和 5%-20% 的Ni组成(或含硫化铁矿物)。 密度一般 8.0-8.5。 铁陨石切片(纳米比亚) 铁陨石(美国) (2) 地幔 深度平均在16km-2900km。 密度3.3-5.5g/cm3,认为相当于石陨石和石铁陨石的成分,主要由Fe和Mg的硅酸盐组成,下地幔可能有单质Fe和Ni。 石铁陨石:由Fe-Ni(30%-60%)和铁镁硅酸盐矿物(橄榄石、辉石等)组成,密度约5.5-6 g/cm3。 石陨石:主要由铁和镁的硅酸盐矿物(橄榄石、辉石、少量斜长石)组成,含有少量Fe、Ni金属的硫化物,密度约为 3-3.5g/cm3。 地幔和地核的分界面 --古登堡不连续面,1914年由美国人 B.Gutneberg首先确定出来的。 石陨石(澳大利亚) 石陨石切片(澳大利亚) 石铁陨石(智利) 石铁陨石切片(智利) 软流圈 在地幔顶部,距地表约100km-200km深度范围内,有一个地震波的减速带。 此减速带普遍分布于全球。 此现象说明,这一带岩石处于部分熔融状态。此带又称为软流圈。 软流圈之上的地幔顶层加上地壳--合称为岩石圈。 软 流 圈 地 幔 100 km 200 km 岩 石 圈 地 幔 硅铝层(花岗质层) 硅镁层(玄武质层) 地 幔 软流圈的存在,决定了地壳及岩石圈中特殊的地质作用的性质。 (3) 地壳 最外层、和人类关系密切。 不均匀,厚度变化大: 大洋区地壳薄:5-10km,平均7-8km; 大陆区地壳厚:20-70km,平均33km; 总地地壳平均厚度16km。 地壳和地幔之间的界面 -- 莫霍洛维奇不连续面。 1910年由南斯拉夫地球物理学家A.Mohorovjcic确定。 地壳明显地存在上下两层: 上层:硅铝层,也称为花岗质层,密度较小(2.7),只存在于大陆; 下层:硅镁层,也称为玄武质层,密度较大(2.9),分布于全球。 硅铝层(花岗质层) 硅镁层(玄武质层) 地 幔 地壳均衡原理 较轻的地壳覆在地幔之上,处于类似于漂浮的状态。地壳薄的地方,地势也低,如大陆平原区和海洋区;地壳厚的地方,地势亦高,如大陆高原区。这样,在地幔的某一深度上,上覆岩石对地幔的压力处处相等,处于一种均衡状态 -- 地壳均衡原理。 地壳均衡—一个动态平衡体系 地壳的主要成分: 资料来自美国乔治亚州立大学网/ 元素 重量比例 氧 46.6 硅 27.7 铝 8.1 铁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我是自由职业者,从事文档的创作工作。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