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台集 (元)纳新撰.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总 序 近年来,“国学热”在海内外不断升温,“大国学”理念 受到许多国学大家提倡。国学之兴,彰显着中华文化纵贯古今 的传承和认同、横跨四海的魅力和影响。国学之大,在于其兼 容并蓄、海纳百川,在于其厚重深邃、历久弥新。《中华大国 学经典文库》本着传播国学经典、弘扬传统文化的宗旨,觅不 朽于浩瀚,收录了包括汉、藏、满、蒙、回和西南各民族在内 的56个民族的传世作品,希望能帮助捧卷品读的朋友,从中 启迪智慧、激荡情怀、汲取力量。 文化有渊源,但文化无疆界,中华文化是人类共有的精神 财富。积极传播和弘扬中华文化,能够向世界展示我们继承独 特文化传统、独特历史命运、独特基本国情的鲜明中国特色, 展示我们各民族多元一体、文化多样和谐的文明大国形象,展 示我们兼爱非攻、亲仁善邻、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和平发展 理念,有着重要的时代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 经历了5000多年的历史变迁,但始终一脉相承,积淀着中华 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 001 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中华文明是中 国大地上产生的文明,也是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而形成的 文明。”当前,全世界都在关注和聆听中国。我们负有责任和 使命,推动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让更多 的人了解中华文化、热爱中华文化。 文化传播是国际传播的根本要义。国际传播是文明交流、 民心沟通,不是灌输教化、强弱分明;是润物无声、滴水穿石, 不是立竿见影、一役之功。以文化人、以理服人,本身就是我 们的文化传统,契合我国的国家形象。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作为 我国主要国际传播媒体,一直以传播中华文化为己任,努力搭 建中国与世界的文化桥梁。通过65种语言的文化节目、文化 产品、文化服务和文化活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吸引了数以亿 计的海外受众和数以万计的汉语学员,许多国家的朋友能说一 口流利的汉语,对中国的典籍和故事津津乐道。中国国际广播 出版社推出《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正是我们深化文化传播 的一次新的努力。 “居高声自远”,站在绵延五千年的中华文化高地上,我 们有信心把中华文化的思想价值和智慧光芒传播得更远,为增 强我国文化软实力作出更多贡献。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台长 王庚年 002   序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推出的《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是 一套规模宏大的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丛书,也是新世纪我国文 化建设的一项壮举。它对于弘扬我国各民族的传统优秀文化, 加强各民族的和谐和团结,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意义。 “五四”新文化运动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批判,特别是“文 化大革命”中,把传统文化一概斥为“封资修黑货”,使人们 长期对国学有所忌讳和忽视。改革开放以后,自20世纪90年 代“国学热”逐渐兴起。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继承我国传统 的文化学术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的重要性。尽管对于“国 学”的内涵和外延,学术界不无歧见。狭义的“国学”,前人 多指以“经”、“史”、“子”、“集”为代表的传统“汉学”。 而“中华大国学”概念的提出,则始于新世纪。习近平总书记 指出,“中华民族的国学,是56个民族创造的”。这就为“中 华大国学”概念奠定了明确的理论内涵和外延。 由当今56个兄弟民族组成的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形成,有 着漫长的历史过程。在中华大地上,自古便繁衍着众多的民族 001 和氏族部落,如历史学家翦伯赞先生所论述,既有源于蒙古高 原的蒙古人种,也有从中亚东移的雅利安人种,还有从南亚北 上的南太平洋人种。很自然,各个民族和氏族部落在自己的历 史发展中,都创造了自己的文化。而在五千多年汇聚和交融的 过程中,各民族和氏族的文化既相互影响、相互交流、相互吸取、 相互借鉴,又各自发出独特的光辉。今天,占全国人口92% 的汉族本身就是由历史上的华夏族与周边的许多民族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请先注册登录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