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视野下失地农民利益表达困境和突破.PDF

法治视野下失地农民利益表达困境和突破.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0 卷 第1 期 中 南 林 业 科 技 大 学 学 报( 社 会 科 学 版) Vol. 10 No.1 2016 年2 月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FORESTRY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s) Feb. 2016 Doi:10.14067/j .cnki.1673-9272.2016.01.017 http : // 法治视野下失地农民利益表达的困境与突破 涂富秀 (福建江夏学院 法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 摘 要:我国失地农民利益表达存在渠道不畅通、代表主体缺失、表达效果欠缺等问题。阶层分化成为 影响失地农民利益表达的新变量,对失地农民的利益分化和整合、利益表达方式和表达渠道的效用等方面产 生重要影响。今后应明确失地农民利益表达的法律性质,建立失地农民利益表达的法治机制并强调政府在其 中的法律责任,改革人民代表大会、诉讼、法律援助等基础法律制度;通过强化村委会的自治功能、建立农 民协会等措施完善失地农民利益表达的社会化机制。 关键词:失地农民;利益表达;阶层分化;法律机制 中图分类号:F205 ;D922.3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673-9272(20 16)0 1-0094-06 一、问题的提出 达诉求,但在现行法律体制下,失地农民面临群 失地农民是指在城镇化进程中因国家征收土 体性的表达困境。首先,人大代表利益表达功能 地而导致丧失部分或全部承包土地但户籍仍在农 失灵。人大代表的法定职责之一是代表选民表达 村的农民。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失地农民大 利益诉求。但实践中,各级人大代表的职业和阶 量出现并且人数呈现出逐年上升趋势,据估算到 层构成不能全面反映我国社会的职业和阶层结 2020 年我国失地农民总数将超过 1 亿。[1] 伴随 构,人大代表作为民意代表的功能没有充分显现, 着失地农民的产生,失地问题引发的社会矛盾不 使得这一非常重要的法律制度没能为失地农民提 断加剧,减低了社会整合程度,影响社会稳定。 供畅通的利益表达渠道。现行选举制度简单以 近年来农民维权所关注的问题中,土地问题约占 户籍认定农民代表的资格,只要是农村户籍即视 65% 以上。[2] 相对应的,失地农民引发的集体上 为农民代表,未注意到农民的分化和分层,客观 访占农村群体性事件的60% 以上。[3] 现阶段,城 上造成人大代表这一利益表达渠道的效用大打折 镇化进程与我国的社会转型、阶层分化交织,使 扣。而历届全国人大和地方人大代表中为数不多 得失地农民问题更加复杂。失地农民问题,表面 的农民代表大多为村干部、致富能人等农村中的 上是土地问题,其核心却是利益表达问题。法律 强势阶层,这些农民代表对土地的依附性并不强, 作为社会调控的最重要手段,如果不能为失地农 甚至已经脱离了农业生产劳动,他们并不能完全 民提供正当利益表达出来的常态化渠道,利益冲 代表失地农民和真实反映失地农民的利益和愿望。 突的鸿沟将更加深化,社会矛盾将更加凸显。因 尽管一些富有社会责任感的其他阶层的人大代表 此,失地农民问题的解决之策关键在于建立相应 有些时候也会提出一些与失地农民相关的提案, 的制度来畅通其利益表达,增强其利益表达能力。 但代表的身份构成意味着多样化的利益诉求难以 这既需要法律精神和法治思维的养成,也需要建 有效平衡地进入决策层面,民意表达不够。[2] 其 立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相契合的法律

文档评论(0)

aa15090828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