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十四章 骨科病人的一般护理 本章目录 学习要求 了解运动系统检查方法。 熟悉牵引的目的和用途、牵引种类、适用范围及牵引用物。 掌握牵引治疗的常见并发症和护理措施。 熟悉石膏绷带的操作技术。 掌握石膏固定常见并发症和石膏固定病人的护理措施。 第二节 牵引术 定义:利用适当的持续牵引力和对抗牵引力达到整复和维持复位目的的治疗方法。 目的和作用 牵引的种类 牵引用物 常见并发症 护理措施 目的和作用 1.骨折、脱位的复位和维持复位后的稳定; 2.挛缩畸形肢体的矫正; 3.解除肌肉痉挛,改善静脉回流,消除肢体肿胀,为手法和手术治疗创造条件; 4.炎症肢体的制动和抬高,便于伤口的观察、冲洗和换药。 牵引的种类 (一)皮牵引 (二)布兜牵引 (三)骨牵引 (一)皮牵引(图) 将胶布或特制的牵引带固定于伤肢皮肤 上,牵拉皮肤和肌肉,通过肌肉在骨骼上的附 着点将牵引力传递到骨骼,起到复位和固定的 作用。 1.胶布牵引:老年人、小儿。用于四肢;重量<1/10体重;时间2~4周。 2.海绵带牵引 皮牵引 小儿股骨干骨折垂直悬吊牵引 (二)布兜牵引 利用布带或海绵兜带托住身体突出部位施 加牵引力的方法。 1.颌枕带:用于颈椎,重量<5kg; 2.骨盆带:用于腰部,重量10kg,床脚抬高20~30cm; 3.骨盆悬吊带:用于骨盆骨折,重量以臀部抬离床面为宜(图)。 骨盆悬吊带 (三)骨牵引 不锈钢针穿入骨骼的坚硬部位,通过钢针直接牵 拉骨骼的方法。 1.穿针部位:颅骨骨板(图)、尺骨鹰嘴、胫骨结节、股骨髁上、跟骨等。 2.适用范围:颈椎骨折、脱位、肢体开放性骨折、肌肉力量较强部位骨折。青壮年多用。 3.重量:颈椎3~5kg;肱骨骨折为体重的1/20~ 1/15;胫骨骨折为体重的1/15~ 1/10;股骨骨折为体重的1/8~ 1/7。 颅骨牵引 牵引用物(图) 牵引床、牵引架、牵引器具。 牵引床 牵引架 常见并发症 1.皮肤水疱、溃疡和压疮 2.血管、神经损伤 3.牵引针或牵引弓脱落 4.牵引针眼感染 5.关节僵硬 6.足下垂 7.颅内血肿 8.呼吸、泌尿系统并发症 护理措施 (一)心理护理 (二)保持牵引的有效性 (三)观察肢端血运 (四)皮牵引出现皮肤溃疡时,面积小如何处理?面积较大如何处理? (五)防止针眼感染 (六)预防压疮、垂足畸形、关节僵硬、坠积性肺炎、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 (二)保持牵引的有效性 1.颅骨牵引或下肢牵引,应将床头或床脚垫高,利用体重作反牵引; 2.颅骨牵引者,应定期拧紧牵引弓的螺母,防止滑脱,始终保持牵引力与躯干在同一轴线上; 3.牵引锤要悬空,滑轮要灵活,牵引绳中途无阻挡,下肢牵引的足底部及颅骨牵引的头顶部不可抵住床栏杆; 4.四肢牵引时躯干及骨盆要放直摆正,保持肢体外展位; 5.定期测量患肢长度,并与健侧对比,为加减牵引锤重量提供依据。 第三节 石膏绷带固定术(图) 一、适应证 二、包扎技术和注意事项 三、常见并发症 四、护理措施 石膏外固定 一、适应证 1.骨折复位后固定; 2.关节损伤或脱位复位后固定; 3.周围神经、血管、肌腱断裂或损伤,手术修复后制动; 4.急慢性骨、关节炎症局部制动; 5.畸形矫正术后矫形位置的维持和固定。 二、包扎技术和注意事项 1.固定肢位; 2.泡石膏卷; 3.包石膏绷带; 三、常见并发症 1.骨筋膜室综合征 2.压疮 3.废用性骨质疏松、关节僵硬 4.化脓性皮炎 5.石膏综合征:见于石膏背心固定术后,由于上腹部包裹过紧,影响胃的容纳和扩张,进食后出现腹痛、呕吐;胸部包裹过紧,限制胸廓活动和肺扩张,可引起呼吸窘迫及发绀。 四、护理措施 1.安置适当的体位,患肢抬高,注意保暖,防止受凉,以促进静脉回流,减轻肿胀。 2.石膏未干时,应适当支托,防止变形,可通过提高室温或灯泡烤照促其干固;石膏干固后,应注意保护,防止折断,保持清洁干燥,防止大小便污染,如有污染可用毛巾蘸肥皂液擦洗;更换敷料时,石膏窗周围用纱布保护,防止消毒液或脓液浸渍石膏。 四、护理措施 3.观察远端肢体血运,有无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征象;石膏上如有血迹渗出,应做好标记,当血迹边界扩大时,及时报告医生并协助处理;定时检查石膏边缘皮肤有无刺痒、压疮或化脓,告知病人勿搔抓石膏固定部位的皮肤或向石膏内填塞衬垫。 4.定时翻身,按摩皮肤,预防压疮;指导未固定部位的功能锻炼及固定部位肌肉等长收缩,预防废用性骨质疏松及关节僵硬。 5.石膏拆除后,局部可涂抹油膏,保持清洁,定时按摩;继续功能锻炼,给予理疗,促进肢体功能恢复。 * * 导入本章目录 学习要求 牵引术 石膏绷带固定术 下页 * * *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