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交通枢纽空间设计案例分析 ——北京南站为例 1.北京南站案例分析 2.高铁站区与城市用地的互动关系 1 北京南站案例分析 2 高铁站区与城市用地的互动关系 北京南站简介 北京南站历史大事表 北京南站历史悠久,1896 年清政府开始兴建卢汉(卢沟桥至汉口)铁路,1897年在马家堡兴建客货混用车站,即北京南站前身。 站点的选择,主要想利用建设铁路客站的契机,同步实施堡头工业区的改造,建设一个依托和服务铁路客站的新的城市中心。 由于拆迁改造难度大、影响建设周期,铁道部坚持选在南站原有位置进行新客站的建设。 北京西 北京北 北京站 北京东 北京南站与其他主要火车站的位置关系 站点区位 南站用地北面多为5~6层住宅和部分民居的平房,有少量高层办公及商业建筑。南面是居民小区,小区内以高层(十层左右)住宅为主。 现区域内建有东庄公园和万芳亭公园,北侧与护城河隔河相望的是陶然亭公园。南侧为凉水河。 设计投标 1.法国北京院 水中的莲花,对人与自然的尊重,对城市各方向建筑环境的尊重。 2.英国铁二院 中国结,体现现代风格与古老传统,延续悠久的建筑文脉。 设计投标 3.德国铁四院 隐含四面八方,四通八达之意。与传统中式大屋盖相似。 4.日本 五个环分别代表交通,活动,文化,环境,游憩,构成多样性的城市缩影。 中标方案 英国铁三院 设计灵感来源于天坛祈年殿的神韵。 从南北两个方向看,中央主站房微微隆起,东西两侧跨钢结构雨棚,酷似横向拉伸的祈年殿,融入了古典建筑“三重檐”的传统文化元素,承载着皇家气韵,延续着古都文脉传承,成为佐证北京历史神韵与现代气息完美结合的标志性建筑。 站体空间设计——站内空间布置 高架层:高9m,旅客进站层,站房为高大的椭圆形建筑,中央为独立的候车室,东西两侧是进站大厅。 出租车、小汽车 ——旅客从下客平台直接进入进站大厅 ——可从任何方向的匝道上到环形车道,也可以由任何方向离开 高架层平面图 南北方向中轴线设置中央玻璃采光带,能够充分的利用自然光,整个空间通透开敞。 站体空间设计——站内空间布置 地面层:地面层为公交车旅客进站层,北广场设置了进站厅、贵宾候车、部分办公等 。南广场用地局促,仅设旅客进站厅及后勤用房。 地下一层:车站的交通换乘空间。中央为换乘大厅,四周为不同功能进出站厅、候车厅。出租车、小汽车停靠点在东西两侧夹层内,南北两侧通往公交车的地下载客站。 站体空间设计——客流组织与换乘 进站:上进与下进相结合。不同交通工具,在不同标高层进站。 地铁——地下一层交通换乘空间进站 公交车、社会大巴、自行车和步行——地面层侧站房进站 出租车和小汽车——高架层的下客平台直接进站 出站:出站层设在地下一层,即换乘层。 地铁——换乘大厅中心的地铁站厅 公交车——沿换乘空间行至车站南北两侧的公交车载客站 出租车和小汽车——换乘空间东西两侧的地下停车库 出站以及换乘地铁人流示意图 站体空间设计——外部公共空间 规划在车站中部建立了一条宽阔且贯穿南北的中央绿色通廊。 视觉通道,还担负着旅客进出站的使用功能; 也是联系车站南北地区的一条重要通道; 也是联系南北两端公园的一条绿色走廊。 北广场适当布置了一定面积的绿化公园,为旅客提供了一个室外休憩空间。北广场为主,南广场为辅。 公交车进站流线 公交车出站流线 小汽车进站流线 小汽车出站流线 与市内交通衔接 车站内部的交通流线组织与外部道路配套紧密结合,形成了高效、快捷的交通体系: 公共汽车、小汽车及出租车的上、落客区域的分离和隔绝式运行可以简化乘客上下车流向,减少交叉和相互干扰。 2 条地铁线建成后,主要客流从地下分流,创造便捷的进入与离开方式。 对周边区域的影响 中心区位与交通条件是中心商务区最重要的形成条件,因为这直接决定了区位的可达性。 南站在区位上与旧城中心的距离仅次于北京站,对吸引城市旧有中心区商业以及商务入驻比较有利。 06 年南站开始改扩建工程,丰台区《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将筹划北京南站经济圈,作为北京参与京津冀经济圈经济合作的重要桥梁和关键节点。 08 年丰台区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仍然在抓紧研究编制规划南站地区的发展,加大协调南站路网建设工作。突出“商务概念,如商务办公、物流商业”。 优势与定位 对周边区域的影响 周边发展条件 南站周边建筑以多层与高层的居住为主,商业建筑较少,大型的商业更少。 紧挨着南站北侧的路两边是简陋的平房; 南站西侧有较成熟的建筑底层社区商业,大多是中小型餐厅和生活配套商业。 南站开通使用后,周边商铺的租用率直线上升,平均租金上涨3成,由于商业可租用面积较少,租用需求无法满足。 对周边区域的影响 各类产业发展 酒店业:在南站周边 1 公里左右范围内,酒店项目诸多,仅08年就增加4家。 办公空间:虽然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