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炙轂子詩格》
壹 解題
《新唐書》藝文志文史類中列有《炙轂子詩格》一卷,卻不著撰人姓名,同書子部小說類著錄「炙轂子雜錄注解」五卷,則注云王叡撰。然而同在《新唐書》藝文志文史類中的詩格卻多有撰名,如王昌齡《詩格》、賈島《詩格》、王起《大中新行詩格》等,唯獨《炙轂子詩格》不著撰人姓名。
《吟窗雜錄》收錄詩格二十餘種,時代含括甚廣。羅根澤認為其中屬於晚唐、五代所作的,計有李洪宣《緣情手鑑詩格》、齊己《風騷旨格》等十種,而《炙轂子詩格》亦含括在內。
王叡(或作王睿),生卒年不詳。其人不見於兩唐書,唐人筆記亦無及之者。全唐詩卷五0五錄其所作〈公無渡河〉等詩九首,並為之序曰:「王叡,元和後詩人,自號炙轂子,集五卷。」王夢鷗先生考定其為蜀鍾新繁縣(今四川彭縣東南)人。杜光庭《神仙感遇傳》有「進士王叡」,傳曰:「進士王叡,漁獵經史之士也。孜孜矻矻,窮古人之所未窮,得先儒之所未得,著炙轂子三十卷,……。年八十矣,培於彭山道中。……。斯以蟬蛻得道之流也。」王夢鷗先生說:「……杜光庭當生於唐大中四年(西元850年)。其生世僅稍後於王叡,所有傳說,似得於耳目之前。唯稱王叡為進士,而徐松《登科記考》未錄其名,倘非原本脫佚,則疑其為未及第者之泛稱,其身份實為一鄉貢進士而已。見《古典文學論探索?
見《古典文學論探索?炙轂子及其詩格考》正中書局 1984年2月 頁348
至於《炙轂子詩格》成書的年代為何?根據《炙轂子詩格》中「雙關體」條下引李郢〈傷賈島無可〉詩,稱李郢為「李端公」。「端公」指侍御史。李郢乃宣宗大中十年進士及第,為侍御史當在大中末至懿宗咸通年間。則《炙轂子詩格》成書時間不會早於這一時期。
貳《炙轂子詩格》內容
《新唐書》藝文志文史類中列有《炙轂子詩格》一卷,而今存《吟窗雜錄》之卷十五有《炙轂子詩格》,與題名「進士王夢簡」之《詩要格律》合為一卷,且後者篇幅多於前者。再由其內容所見,結構散亂,不似完整之作品,《中興館閣書目》謂此書「敘詩體式所始,評其述作之要。」今僅就現存之內容,逐條探索。
論章句所起(條目前一、二等為編目方便而加,非原文。)
三言起《毛詩》云:「摽有梅」、「殷其雷」。;四言起《毛詩》云:「關關雎鳩」、「呦呦鹿鳴」。五言起《毛詩》云:「誰謂雀無角」。六言起《毛詩》云:「俟我於堂乎爾」。七言起《毛詩》云:「尚之以瓊華乎爾」。八言起《毛詩》云:「不知我者謂或何求」。九言起於韋孟詩,又始於李白云:「古來惟見白骨黃沙田」 李白詩〈戰城南〉
李白詩〈戰城南〉
按:此炙轂子以為三言至八言的詩句皆起源於《詩經》,而九言則起於韋孟詩,又始於李白。說九言起於韋孟,未舉詩例,不知其所據。
三韻體
李益〈塞下曲〉:「漢家今上郡,秦塞古長城。有日雲常慘,無風沙自驚。當今聖天子,不戰四夷平。」
按:所謂三韻體,即指六句成篇的詩。這種六句成篇的詩在唐詩中例子不少,儲光羲〈雜詠五首〉也是三韻體、另外李白、白居易也都有類似的作品。
連珠體
〈柏梁殿〉:「玉纓翠佩垂輕羅,香汗微漬朱顏酡。為君起唱白紵歌,清聲繞梁思繁多。」
按:依詩例所見,此當指句句押韻之七言詩。
側聲體
常建〈弔王將軍墓〉:「嘗聞關西將,可奪單于壘。今與山鬼鄰,殘兵哭遼水。」
按:此指押仄聲韻。
六言體
詩云:「白雲千里萬里,明月前溪後溪。君向長沙謫宦,江潭春草萋萋。」
按:此當指六言詩。此詩為劉長卿〈苕溪酬梁耿別後見寄〉(一作答秦徵君徐少府春日見集苕溪酬梁耿別後見寄六言) 原詩為「清川永路何極(一作清溪落日初低),落日(一作惆悵)孤舟解攜。鳥向(一作去)平蕪遠近,人隨流水東西。白雲千里萬里,明月前溪後溪。惆悵(一作獨恨)長沙謫去,江潭芳(一作春)草萋萋。」
三五七言體
李白詩:「秋風清,秋月明。落葉聚還散,寒鳥棲復驚。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
按:此指每句字數為三、三、五、五、七、七的詩作。句首「李白」《吟窗雜錄》原本作「高邁」,王夢鷗先生疑其為「高適」 見《古典文學論探索
見《古典文學論探索?炙轂子及其詩格考》正中書局 1984年2月 頁371注十四
一篇血脈條貫體
李太尉詩云:「遠謫南荒一病身,停舟暫弔汨羅人。」此詩首一句發語,次一句承上弔屈原。「都緣靳尚圖專國,豈是懷王厭直臣。」此二句為頷下語,用為弔汨羅之言。「萬里碧潭秋景靜,四時愁色野花新。」此腹內二句,取江畔景象。「不勞漁父重相問,自有招魂拭淚巾。」此二句為斷章,雖外取之,不失此章之旨。
按:此所謂「一篇血脈條貫體」當指全篇結構而言。炙轂子認為首聯發端,次聯承上,第三聯轉而寫景,第四聯宕開,但仍與全篇意思相貫。其實注意到詩中各句的安排和相互關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