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7、有声电影的鼻祖——皮影戏
渊源
两千多年前,汉武帝爱妃李夫人染疾故去,武帝思念心切神情恍惚,终日不理朝政。大臣李少翁一日出门,路遇孩童手拿布娃娃玩耍,影子倒映于地栩栩如生。李少翁心中一动,用棉帛裁成李夫人影像,涂上色彩,并在手脚处装上木杆。入夜围方帷,张灯烛,恭请皇帝端坐帐中观看。武帝看罢龙颜大悦,就此爱不释手。这个载入《汉书》的爱情故事,被认为是皮影戏最早的。
中国皮影戏起源于何时,无法确知。可确定的是最迟在北宋时,中国影戏已极成熟,在中国传统戏曲表演尚未发展成熟之际,宋代的影戏已能表演完整、生动的三国故事,一些记载宋人生活的著作如《东京梦华录》、《梦粱录》、《武林旧事》等,都述及宋代(主要是南宋)影戏的盛况,除了一些有名的艺人,南宋杭州甚至有[绘革社]的影戏组织出现。宋代以后至明清,影戏一直盛行,受到宫廷和民间的喜爱,普及全国各地,与各地曲艺、语言、习俗结合,发展成各具地方特色的影戏艺术。
从清人入关至清末民初,中国皮影戏艺术发展到了鼎盛时期。很多皮影艺人子承父业,数代相传。无论是从影人造型制作、影戏演技唱腔和流行地域上讲,都达到了历史的巅峰。当时很多官第王府豪门旺族乡绅大户,都以请名师刻制影人、蓄置精工影箱、私养影班为荣。在民间乡村城镇,大大小小皮影戏班比比皆是,一乡一市有二三十个影班也不足为奇。无论逢年过节、喜庆丰收、祈福拜神、嫁娶宴客、添丁祝寿,都少不了搭台唱影。连本戏(连续剧)要通宵达旦或连演十天半月不止,一个庙会可出现几个影班搭台对擂唱影,热闹非凡,其盛状可想而知。
然而,中国皮影艺术的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它曾历经风雨劫难起落兴衰。清代后期,曾有些地方官府害怕皮影戏的黑夜场所聚众起事,便禁演影戏,甚至捕办皮影艺人。皮影艺人还曾受清末白莲教起义的牵连,被以“玄灯匪”的罪名遭到查抄。日军入侵前后,又因社会动荡和连年战乱,民不聊生,致使盛极一时的皮影行业万户凋零,一蹶不振。
1949年后,全国各地残存的皮影戏班、艺人又开始重新活跃,从1955年起,先后组织了全国和省、市级的皮影戏汇演,并屡次派团出国访问演出,进行文化艺术交流,颇有成果。但到“文革”时,皮影艺术再次遭“破四旧”的噩运,从此元气大伤。
一、传统皮影的造型特征
传统皮影的造型特征 ——人物造型平面化
皮影和剪纸一样,不能塑造三维立体空间的造型。
传统皮影的造型特征 ——人物造型艺术化
皮影形象处理不用太写实,可以进行艺术加工。
传统皮影的造型特征 ——人物造型卡通化
皮影体现了能动性,它被公认为是电影的先祖。
传统皮影的造型特征 ——人物造型戏曲化
传统皮影和戏曲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人物造型戏曲特征明显。
小结 传统皮影的造型特征
1.皮影造型平面化
2.皮影造型艺术化
3.皮影造型戏曲化
4.皮影造型卡通化
二、传统皮影的制作方法
其制作一般分为制皮、描样、雕镂、着色、烫平、上油、订缀七道工序。
1.制皮∶以新宰的牛皮或驴皮为最佳。
先用清水浸泡数日,取出后将皮的两面
反复刮制干净,再刮薄至透明。洗净后
于木框上绷紧阴干。
2.描样∶将制好的皮料切块,经湿布捂
软后,用硬木推扳打磨光平,再用钢针
描绘图样。
3.雕镂∶将描好图样的皮料垫在木板或
蜡板上刻。镂刻的技法很多,雕镂完毕
后,擦洗干净,双面着色。
4.着色∶现今常用透明色料取代过去
的传统色料,既方便,透光效果又
好。着色时,主要使用红、黄、青、
绿、黑五种纯色,一般互不调配,但
可分深浅色区分层次,进行平涂,双
面着色。
5.熨平:皮影着色后阴干,熨平。
6.上油∶东北部地区的皮影在压平后
还要上一层清漆,以增强透明度和耐
用性。
7.订缀∶在影人的两手、两下臂、
两上臂、上身、下身和两腿十个部
件的关节点处,用线订缀起来,再
用一皮条包围在上身的脖领处作为
安装影人头的插口。最后在脖领前
订上一根铁丝作为支撑影人的主
杆,在两手端处用线各拴一根铁丝
为耍杆,插上影人头后,一件完整
的皮影人即告完成。
三、皮影与剪纸有何异同点
皮影和剪纸的对比——相同点
皮影的艺术处理和剪纸一样,体现的是黑白对比关系。
皮影和剪纸的对比——相同点
都采用了镂空的视觉效果,正好符合皮影以光造型的特点。
皮影和剪纸的对比——不同点
制作材料不同:剪纸为了使用方便一般采用质地柔软的纸张,
而皮影为了表演的需要则只能用质地较硬且透明的皮质材料。
四、欣赏不同地方的皮影戏
陕西皮影
陕西皮影造型质朴单纯,富于装饰性,同时又具有精致工巧的艺术特色。陕西皮影人物造型的轮廓整体概括,线条优美生动有力度,有势有韵,在轮廓内部以镂空为主,又适当留实,做到繁简得宜、虚实相生。
晋南皮影
山西皮影严谨规范,艺术风格及工艺手段与陕西皮影相似。皮影的用线除了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