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癌中医诊疗方案2014.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word文档整理分享 参考资料 肠癌中医诊疗方案2014版 2014年11月11日 肠癌由饮食不节,湿热下注,情志抑郁,损伤脾胃,气机逆乱,气血瘀滞,水湿痰浊瘀毒,蕴结于下而成。一般以血便,大便形状或习惯改变,腹痛,腹部包块为表现的恶性疾病。中医古籍“肠风下血”与“结肠癌”、“脏毒”与直肠癌、“结阴”与肛管癌有相似性,还类似于“肠覃”、“锁肛痔”、“下痢”等。 本方案参照原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10年版)》 、《中华中医药学会标准肿瘤中医诊疗指南》(2008版)制定以及学科多年临床实践制定与修订。 一、病名 中医:肠癌 西医:大肠恶性肿瘤(ICD-10编码:C18.951) 二、诊断标准 1.临床表现:便血、腹痛、排便习惯改变、腹部肿块、肠梗阻、贫血及其它症状。 2.体征:早期可见大便习惯改变,进展期可及腹部包块,拒按,恶液质等表现,直肠指诊:肿瘤大小、质地、与周围关系,是否指套带血。 3.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潜血、CEA、CA19-9,建议检测CA242、CA724,有肝转移患者建议检测AFP,有卵巢转移患者建议检测CA125。 4.影像学检查:结肠钡剂造影检查,尤其是气钡双重造影,B超、核磁或CT。 5.内窥镜检查。 三、治疗 3.1辨证论治 ① 湿热蕴结型 主证:腹部阵痛,下利赤白,里急后重,胸闷口渴,恶心纳差,舌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清肠散结。 方药:白头翁汤加减。 黄连 黄柏 白头翁 秦皮 加减:大便下血者,加血余炭、茜草,三七粉冲服;热结便秘者,加大黄(后下),枳实、厚朴;腹泻明显者,加马齿苋,白头翁;腹部胀痛加木香、陈皮,玄胡、赤芍、白芍;腹部肿块者,加夏枯草,海藻、昆布,三棱、莪术。 气滞血瘀型 主证:腹胀刺痛,腹块坚硬不移,下利紫黑脓血,里急后重,或肠癌术后,腹痛振作,大便干结,舌质紫黯或有瘀斑,苔黄,脉涩。 治法:行气活血,消瘤散结。 方药:桃红四物汤加减。 当归 川芎 赤芍 生地 桃仁 红花 枳壳 乌药 丹皮 香附 延胡索 加减:腹硬满而痛者,加川楝子、炮山甲、丹参各;里急后重者,加广香木,藤梨根;腹内结块而体实者,加山棱、莪术各;大便秘结属体虚者,加火麻仁、郁李仁、柏子仁各,体实便秘者加生大黄(后下)、枳实、玄明粉。 脾肾阳虚型 主证:面色萎黄,腰酸膝软,畏寒肢冷,腹痛绵绵,喜按喜温,五更泄泻,或污浊频出无禁,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治法:温补脾肾,益气固涩。 方药:附子理中丸合四神丸加减。 党参 白术 茯苓 炙甘草 干姜 制附子 肉豆蔻 补骨脂 五味子 吴茱萸 生薏苡仁 加减:若肾阳虚明显者,加仙灵脾、巴戟天、肉桂,便血量多色黯者,加灶心土、艾叶;大便无度者,加诃子、罂粟壳;兼腹水尿少者,加白茅根、大腹皮、茯苓皮。 气血两虚型 主证:形体瘦削,大肉尽脱,面色苍白,气短乏力,卧床不起,时有便溏,或脱肛下坠,或腹胀便秘,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无力。 治法:益气养血 方药:八珍汤加减。 当归白芍 熟地 川芎 党参 白术 茯苓 升麻 生黄芪 炙甘草 加减:兼心悸失眠者,加炒枣仁、柏子仁、远志各;若脱肛下坠、大便频繁者,加柴胡、诃子;大便带血者,加艾叶、三七。 脾气亏虚型 主证:腹部隐痛,大便不畅,虽有便意,解之困难,便溏,神疲乏力,食欲不振,食后作胀,面色萎黄,舌淡胖,苔白,脉沉细。 治法:健脾益气 方药:四君子汤加减。 党参 白术 茯苓 炙甘草 加减:若脱肛下坠、大便频繁者,加柴胡、诃子;大便带血者,加艾叶、三七。 肝肾阴虚型 主证:腹痛隐隐,便秘,头晕耳鸣,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口咽干燥,形体消瘦,腰膝酸软,舌红少苔或光剥,脉细数 治法:滋肾养肝 方药:六味地黄丸加减。 熟地 山药 丹皮 山萸肉 泽泻 茯苓 加减:口渴、尿少、舌干者,加沙参、石斛以养阴生津;大便带血者,加艾叶、三七。 3.2、中药注射液及中成药 临床使用中药注射液及口服中成药,应当在中医辨证论治的核心理论指导下,结合辨病,根据中药注射液及中成药的药物性能(寒热温凉),针对病性的寒热虚实合理选用,方能发挥中药注射液及中成药的真实疗效。 (1)扶正类中药注射液 参芪扶正注射液、生脉注射液、参麦注射液、参附注射液等。 (2)祛邪类中药注射液 复方苦参注射液、康莱特注射液、鸦胆子注射液、消癌平等 (3)扶正祛邪并举类 康艾注射液、艾迪注射液 (4)口服中成药 华蟾素片、平消胶囊、参芪十一味颗粒、复方斑蝥胶囊、金龙胶囊 、健脾益肾颗粒、康莱特胶囊、鸦胆子乳口服液、复方红豆杉胶囊、消瘤丸、槐耳颗粒、养正消积胶

文档评论(0)

文档分享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