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东垣《脾胃论》方药配伍规律研究.pdfVIP

李东垣《脾胃论》方药配伍规律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文摘要 陈皮理气,炙甘草、白术、茯苓健脾。所用药物五味中辛味药60味最多, 其次苦味药40味,甘昧药36味,酸、咸、淡味药较少。四气中温性药 46味最多,其次寒性药28味,平性药20味,而热与凉性药较少。温性 药中以辛温药37味最多,其次是苦温药16味,甘温药lO味。寒性药中 以苦寒17味最多,其次是甘寒药11味,辛寒药10味。归经中脏经药物 187味,归腑经药物93味,脏经药明显偏多。脏经中最多的是脾经药53 味,其次是肝经药40味,肺经药39味,腑经中使用最多的是胃经药45 味,大大超过其他腑经药物。可见东垣用药以苦温、甘温有补气燥湿健脾 功用、辛温有升发阳气、调理气机功用的药物为主。用药缓和,对药物的 性、味、归经和作用趋向都有周全的考虑。 3组方及剂量情况:《脾胃论》方中煮散40首,丸剂20首,另有3 首水调散。用药味数最多的是神圣复气汤,用药23味,用药最少的方剂 是雄黄圣饼子和枳术丸,用药仅2味。用药昧数在4味以下的有1l方,5~ 8味药的有27方,9~14味的有16方,多于15味药的有10方。 以一次服用量为单位计算,单味药的单次使用剂量最大的10味药分 罂栗壳、半夏、葛根均6.29。总剂量最大的10味药分别是:苍术200.439, 参38.089、陈皮37.459、羌活3 首)。因考虑到罂粟壳、麻黄根等8味药使用频次较低,参考价值不大, 首)、炙甘草1.839(33首)、当归1.78(23首)。 整方剂量最大的10首方剂分别是:升阳除湿防风汤1 85.949、神圣复 0.29、神保丸0.259、三棱消积丸1g、神应丸2.629、草豆蔻丸、三黄丸、 万方数据 中文摘要 木香干姜枳术丸、木香人参生姜枳术丸、和中丸(1)均为39。 上述数据除苍术在升阳除湿防风汤中,因采用了重剂另煎的特殊煎服 法,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苍术的总用量和平均用量,其他单味药的总剂量、 平均剂量与该药物的使用频次基本一致,仍以补气药和辛散升阳药为主。 无论是组方用药味数、单味药使用剂量还是整方剂量均较小,丸剂用量特 别轻微。 4君药判定:以黄芪为君的方剂有10首,在君药中排名第一,以白 术为君药方8首;柴胡、苍术、巴豆均为3首。以补气药黄芪和白术为君 的次数远远超过其他药物,以清热药、温里药等其他类型药物为君的方剂 均在2首以下,君药还是以补气药为主。 5配伍结构的统计结果:对于两味药的配伍结构,使用频次前10名 中最多的是“炙甘草、陈皮’’,有22首方中含有这一配伍。其余依次为:“炙 甘草、升麻”、“陈皮、人参均21首;“炙甘草、黄芪;“炙甘草、人参” 均20首;“炙甘草、柴胡”19首;“炙甘草、当归”17首;“柴胡、升麻”; “黄芪、陈皮’’;“黄芪、人参和“黄芪、当归”均16首。 三味药配伍结构,使用频次前10名的是:“炙甘草、柴胡、升麻和“炙 甘草、陈皮、人参”均16首,“炙甘草、柴胡、陈皮、“炙甘草、升麻、 黄芪”、“炙甘草、陈皮、黄芪”、“炙甘草、黄芪、人参均15首;“炙甘 草、柴胡、黄芪”、“炙甘草、升麻、陈皮、“炙甘草、黄芪、当归’’、“陈 皮、人参、黄芪均14首。 四味药配伍结构,使用频次前10名的是:“炙甘草、陈皮、人参、黄 芪’’13首,“炙甘草、黄芪、升麻、柴胡、“炙甘草、黄芪、升麻、陈皮”、 “炙甘草、升麻、陈皮、柴胡、“炙甘草、黄芪、陈皮、柴胡”均12首;“炙 甘草、柴胡、人参、升麻”、“炙甘草、柴胡、黄芪、人参、“炙甘草、升 麻、黄芪、当归、“炙甘草、升麻、陈皮、人参’’、“炙甘草、升麻、黄芪、 人参、“炙甘草、陈皮、人参、柴胡均11首。 五味药配伍结构,使用频次前lO名的是:“炙甘草、人参、陈皮、黄 芪、柴胡”、“炙甘草、人参、陈皮、黄芪、升麻、“炙甘草、柴胡、黄芪、 升麻、陈皮、“陈皮、人参、黄芪、升麻、柴胡均10首,“炙甘草、人 参、陈皮、黄芪、当归”、“炙甘草、人参、柴胡、黄芪、升麻、“炙甘草、 黄芪、升麻、陈皮、当归”、“炙甘草、柴胡、升麻、陈皮、人参’’均9首; 万方数据

文档评论(0)

lh2468lh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