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安白沙乡简介.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普安县白沙乡简介 李 银 雪 白沙乡位于普安县城东北部,政府所在地距县城31公里,东与晴隆县马场乡、大田乡接壤,南与高棉乡相依,西与罐子窑镇、窝沿乡毗邻,北连晴隆县花贡镇,是晴(晴隆)普(普安)两县的边沿结合部。乡境内地貌多样,以岩溶地貌为主,石山、半石山居多;非耕地资源丰富,有6万余亩的石山、半石山地待开发利用;最高海拔1996米,最低海拔900米,立体气候显著,垂直变化大,年平均气温13.5℃,年降雨量1400mm,无霜期320天左右;矿产资源丰富,有铅、锌、铁、大理石、重晶石等;可开发的旅游资源有布依、苗、彝民族风情,古驿道、烽火台、将军墓等文物古迹,白水瀑布、夹龙洞等自然风光。是全省一百个新一轮扶贫开发重点贫困乡镇之一 一、建制沿革 明洪武年间,在此修建驿道,1726年,清王朝在此设汛(属军制),1752年设置白沙驿。1953年3月组建隶属于兴中区的白沙乡人民政府,1959年1月隶属于兴中人民公社的白沙管理区,1961年9月隶属于兴中区的白沙人民公社,1968年3月隶属于兴中区革命委员会的白沙公社革命委员会,1981年1月为白沙乡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1984年7月隶属于兴中区公所的白沙乡人民政府,1992年1月由白沙乡、白水乡以及田坝乡的关厂村、茅坪乡的中箐村合并建立隶属普安县人民政府的白沙乡人民政府。 二、地名来源   1752年清王朝时期,在白沙乡设置驿站,设置驿站,名叫白沙驿,民国时期改为白沙地,后人俗称为白沙,且为白玉之地(储有大量的大理石)、沙金之乡(储有大量的硅矿、铜矿、铁矿、煤矿、铅锌矿、重晶石等多种矿产资源),地名由此得来。 三、国土及耕地面积 全乡国土面积为71.0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815亩。 四、行政区划 全乡下辖7个党支部,4个行政村(铁厂村、卡塘村、大小寨村、红寨村)1个社区(白沙社区)55个村民组(铁厂村:大木厂组、打风岩组、上铁厂组、下铁厂组、上蔡家箐组、底下寨组、大坪组、瓦厂组、密老地组、良子组、吴家组、梯子岩组;红寨村:颜家组、红一组、红二组、红三组、兴红组、湾河组、半坡组、白水组、大寨组、六谷组、前进一组、前进二组、大箐组、田竹组、红坡组;大小寨村:大小寨组、硝灰洞组、大洞远组、李子庆组、小冲头组、小街组、毛草坪组、牛角井组、莲花山、大路边组、旧屋组;卡塘村:对门寨组、河沟头组、滑石板组、大弯头组、卡子上组、小箐组、黄河组、中箐组、酸枣坪组、中朝组;白沙社区:坪光组、白沙一组、白沙二组、白沙三组、上大箐组、下大箐组、河坝组。)。 五、财政状况 2011年末财政总收入400.8万元,比上年增长8%;其中本级财政收入173.4 万元。 六、人口状况 2011年末,辖区总人口13785人,另有流动人口102人。总人口中,男性7022人,占50.94%;女性6763人,占49.06%;14岁以下3705人,占26.88%;15~64岁9224人,占66.91%;65岁以上856人,占6.21%。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9977人,占72.38%;有苗族、布依族、彝族、黎族、壮族、回族、土家族、瑶族、白族、穿青族等10个少数民族,共3287人,占25.71%;超过千人的少数民族有苗族、布依族,其中苗族1902人,占少数民族人口的57.86%;布依族1512人,占少数民族人口的45.50%。2011年人口出生率8.67‰,人口死亡率5.67‰,人口自然增长率3‰。 七、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2011年财政总收入485.33万元,比上年增加8.34%。其中地方财政182.09万元,比上年增加5.2%。从各种税种看,完成营业税156.23万元,增值税1.2万元,个人所得税3.71万元。人均财政收入0.035万元。 (一)教育 全乡有小学8所、初级中学1所,2011年在校小学生1426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99.88%;初中在校生320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100%。专任教师88人,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达100%。 (二)医疗卫生 全乡有卫生院1所,2011年末有病床10张,专业卫生人员10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2人,注册护士1人。有村卫生室9个,村卫生员9名。2011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数10627人,参保率95.04人。 (三)社会保障 2011年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8户,人数9人,支出2.37万元,比上年增加41.92%。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162户,支出243.66万元,比上年增长40.96%;农村五保分散供养46人,支出5.33万元,比上年增长29.37%。 2011年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80%。 八、基础设施 (一)交通运输 有县乡级公路1条,总长31千米,日均发送9辆客车,日客运量171人次。 (二)邮政电信 2011年末有邮政网点1个,投递路线单程总长度480千米,乡

文档评论(0)

ldj2153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