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快乐教育法有感.docx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读《快乐教育法》有感   快乐教育最早的倡导者是英国十九世纪著名的教育家斯宾塞。他认为,世界上最好的教育在本质上都是快乐的。下面是小编分享的读《快乐教育法》有感,希望大家会喜欢!   【读《快乐教育法》有感1】  自己曾经在教学中遇到困难,仿佛进入一个黑洞——学生成绩差,不爱学习,无论你怎么努力,学生却什么也不做!只知道玩,怎么办?   当我拿自己的困惑来求助时,不少网络中的朋友告诉我:读书,是解决你的问题的一个好方法。   也就是自己在教学中遇到困难后,也就是自己感觉无法面对自己的学生时,我读了《快乐教育法》。这是我最近读书中的一本,这一本书,最让我动心的是对学生不爱学习的一种归纳:一是关注,二是权力,三是报复,四是显示无能。   关注是什么?书上讲的,我仿佛已经忘记了,只记得给自己的学生也举过例子:不到两岁的孩子,打破了碗,得到了家长的关心、呵护;到了长大后,也许这孩子会记得:我打碎碗时,得到了关心与爱护,于是想引起家长的关注,这是不是一个好的方法呢?其实,也许不少提出异议:孩子那么小,怎么会记得这些事呢?那我想问一下:1+1=?1+2=?我们谁会说自己不会呢?虽然我们没有意识自己记忆了这些内容,可谁又能否认自己记住了这些内容呢?   思考:如果引导学生,用正确的方法来获得关注,会不会获得好的效果呢?在我教学的班级中,有一学生经常打别人,偷钱,家长来校时,说此生特别难管理。我给学生讲这引些后,这一学生承认:自己确实想获得家长的关心与呵护!也有同学承认:自己确实想通过类似打碎碗的做法来获得家长的关心,可就是没有做过!为此,我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进步,或其他优秀表现来引起家长的关心。下面有我与这名问题学生的一段对话:   师:如果你能取得好成绩,你的母亲会不会关心你?   生:我的母亲只上过三年学,她看不懂。   师:那你的母亲能看得懂对错号吗?   生:能看懂。   师:那我们的课堂练习,我批改后,你拿给母亲看, 上面全是对号,你母亲会不会认为你进步了呢?   生:嗯。   由于这位家长虽然自己没有文化,可也许是补偿心理的作用,特别想让孩子有好的学习成绩,为此在此生不学习时,打得特别重!而当我提出帮助他学习,从而提高他自己的成绩,来获得家长的关注时,此生也乐意接受。   二是权力。   当我看到这个内容时,不由想起一位家长的话:我的孙女(当时上二年级),天天留在学校里写作业,我问为什么?原来是写完了作业,可没有给小组长送礼,小组长就回报说她没有写完!于是她只能留在学校里写作业,而其他学生,虽然没有写成,只要送礼,也不会得到惩罚!虽然这是一个极端的例子,可是不是也说明了学生的幼小心灵中,不仅有了权力的想法,而且还把我们社会中的不良风气也运用到自己那小小的权力了!如何才能引导学生正确运用自己的权力呢?   我在教学中的具体做法是:设立自己的小组长,只是服务性质的。如收一下作业,帮助同学解决学习中的困难,而不把管理性质的工作交给他们。提出一个说法:那就是每一位同学都是管理者,学习是自己的权利,如果他人影响你的学习,那就是侵犯了你的权利!这样做,现在没有得到多少实例性质的反应:只是学生打小报告的少了,只是赢得了一个说法:从是我在,学生就特别懂事!再乱的学生,到了我手中,也会安静下来!   三是报复。   最初看到时,我无法理解:父母是生我生我养我者,我为什么要报复父母?老师,是教我学习者,我为什么要报复老师?同学,一块学习者,同在一个屋檐下,游戏学习,怎么会报复同学?那为什么还有报复的说法?   就以我刚才提到的学生为例,他的母亲在叙述中,不断提到:这孩子特聪明,可就是偷家里的钱,打了一次又一次,就是不改!还有我什么法也想了,上次把小棒都打断了等,还说什么?孩子经历中,打是解决问题的唯一方法,错了怎么办?就打!孩子的委屈,向什么人说?也许只能是向比他弱小的人来发泄!于是这产生报复!   无独有偶,我曾经为学生不写作业而发愁,想让学生帮我出主意,当学生的建议出现我的面前时,让我震惊的是:除了打就是罚!学生的心中,居然只存在这种解决的方法,难道这就是我们教育的成果?学生的心中只有报复性的处理方法外?   四是显示无能。   具体来说,就是某学生,一次考试不好,二次考试不好,三次考试不好,这接连的失败,就会让学生感觉到:自己不是学习的料!如果再加上老师与家长的打击,那就会产生一种感觉:我一做就会错,还不如什么也不做好!这就是显示无能!   由此看来,我们在课堂中,往往会批评回答错误的学生,这一次又一次的批评,会不会造成学生产生这种心理呢?   这是我读书,结合自己教学所思所想,仅以此来表示自己的一种想法:当我们用心去读书时,也许会发现:我们学生也确实是喜欢学习,我们确实能找到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的方法,确实能打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道路

文档评论(0)

mmrs36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