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网络新闻传播学》
导言
网络新闻传播滥觞于互联网上的邮件列表、电子公告牌、新闻组。90年代中开始蓬勃发展。
1987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圣何塞信使报》,开传统媒体上网先河。
网络媒体:广义指互联网,严格的是指由报社、通讯社、电视台等传统新闻机构创办的媒体网站及从事新闻传播的商业网站。我国网络媒体主要由传统媒体网站和商业网站新闻中心构成。
网络新闻:是指网络媒体在互联网上发布的新闻,或网络媒体所传播的新闻报道及其评论。
网络新闻传播:网络媒体通过互联网而从事的新闻传播活动。
80年代初,美国等西方国家产生了“计算机辅助新闻学”,包含以下4个方面内容:(计算机辅助报道)、(计算机辅助调研)(计算机辅助引证)(计算机辅助聚会)。
一般新闻传播学由理论、历史、实务三部分构成;要解决的是新闻传播学中的普遍性问题。
部门新闻传播学要解决的是新闻传播领域中特殊性的问题;包括报纸、广播、电视、网络新闻传播学。
部门新闻传播学研究必须进行3个方面的融会贯通:
1、贯通不同媒介领域的新闻活动和社会活动;既充分认识新闻传播活动对社会活动的推动作用,有充分把握社会活动对新闻活动的决定性和制约性。
2、贯通部门新闻活动的理性认识和实践经验;把实践上升为理论,以理论指导实践。
3、贯通部门新闻活动的历史与现实;以现实眼光去追溯历史,让历史轨迹展现规律。
第一章 网络新闻传播的历程
一、计算机成为传播媒介的历史
1945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诞生;
1960年,利克莱德《人机共生》。
90年代,万维网。
二、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
互联网:指全球性信息系统:(1)通过全球性唯一的地址逻辑的链接在一起,这个地址是建立在“网络间协议”(IP)或今后其他协议基础上的;(2)可以通过“传输控制协议”和“网络间协议”(TCP/IP)或今后其他接替的协议或与“网络间协议”兼容的协议来进行通信;(3)可以让公共用户或者私人用户使用高水平的服务,这种服务是建立在上述通信及相关基础设施之上的。
经历了3个阶段:
第一阶段:ARPANET阶段,略具雏形。(1969-1986)
第二阶段:NSFNET阶段,在科研教育中发展。(1986-1992)
第三阶段:互联网阶段,在商业化运作中飞跃。(1992-今)
万维网:又称WWW,是一种在INTERNET之中扩增其力量的网络技术,能够以超文本链接的方式存取因特网信息文档,并支持图形、声音、视频和文本。
三、互联网的功能及应用
1、技术特征:多媒体、超文本、分组交换、同步传播、交互性。
2、功能:多媒体、信息检索、超链接、媒介数据库等。
3、应用:电子邮件、万维网、在线聊天、网上论坛等。
四、网络新闻传播:
1987年《圣何塞信使报》,全球第一家拥有报纸网络版;
1993年《杭州日报》,我国新闻机构的最早网上行;
1995年《神州学人》,我国第一份电子报刊;
1995年《中国贸易报》,我国第一家传统媒体电子版日报。
1998年“德拉吉报告”,报道克林顿丑闻,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2000年千龙新闻网、中青在线、东方网标志着我国网络媒体合纵连横进入全面整合期。
*早期网络新闻传播存在的问题:
1、信息量少,重复性高,基本上是传统媒体的拷贝,时效性还晚于传统媒体;
2、新闻分类不科学,编排不醒目,工作人员不懂新闻规律,缺乏新闻修养;
3、网络新闻单调陈旧,假新闻、假消息泛滥;
4、服务功能单一。
*网络新闻的优势:
1、网络新闻内容丰富、形态多样;2、迅速及时,不受时空限制;
3、信息承载具有海量性;4、网络新闻检索方便;5、网络新闻具有很强的交互性。
网络媒介指互联网这种形式,网络媒体则指体制化的传播媒介组织。
五、网络新闻传播的媒体形态
传统媒体网络版;商业网站新闻中心或新闻频道;整合多家传统媒体资源组建的新型新闻网站。
上网媒体:先以原子形态出现的传统媒体所设立的网站;
网上媒体:以比特为原生形态出现的的网站,节目只存在于互联网,现实中无相对应的媒体。
在信息资源、媒体信誉、政策法规方面,上网媒体占有优势;
在资金来源、人力资源、观念意识方面,网上媒体占有优势。
第二章 网络新闻传播的特性
一、网络新闻传播的特性:
1、内容的海量性和多样性;2、形式的多媒体和超文本;
3、传播主体的多元化;4、受众的个人化和主动化;
5、传播速度的快捷性;传播范围的全球化;传授关系的交互性。
二、对网络新闻传播的共识:
网络媒体有优势,也有局限,网络媒体不会取代传统媒体,只能是与传统媒体优势互补,共存共荣,全面推进人类信息交流的进步。
1、海量性让公众不知所措;2、新闻公信力差抵消了快捷性;
3、技术依赖强,使广泛性受到限制;4、大众化程度低,使信息的全民共享停留在理想阶段。
三、在竞争与合作中发展:
主要是在传统媒体——媒体网站——商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1英语第三轮各题型复习策略.doc
- 2高考英语语法干扰项分析和答题技巧.doc
- 3高中英语书面表达中的高级结构.doc
- 传播学引论-总论.ppt
- 4历年高考完形填空常用词汇和词组总结.doc
- 6高中文科数学重要公式及知识点速记.doc
- 传播学110个名词解释.doc
- 7理数第三轮复习习题.doc
- 8高中地理23个常见简答题答题规范.doc
- 10高考历史三轮复习必背知识点.doc
- 中国国家标准 GB 42125.11-2025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用电气设备的安全要求 第11部分:用于处理医用材料的灭菌器和清洗消毒器的特殊要求.pdf
- 《GB 42125.11-2025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用电气设备的安全要求 第11部分:用于处理医用材料的灭菌器和清洗消毒器的特殊要求》.pdf
- 《GB/T 15237-2025术语工作及术语科学 词汇》.pdf
- GB/T 15237-2025术语工作及术语科学 词汇.pdf
- GB/T 22454-2025企业建模与体系结构 企业建模构件.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15237-2025术语工作及术语科学 词汇.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22454-2025企业建模与体系结构 企业建模构件.pdf
- 《GB/T 22454-2025企业建模与体系结构 企业建模构件》.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18910.64-2025液晶显示器件 第6-4部分:测试方法 带动态背光的液晶显示模块.pdf
- 《GB/T 18910.64-2025液晶显示器件 第6-4部分:测试方法 带动态背光的液晶显示模块》.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