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武汉大学传播学讲义精华.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传播学笔记 [绪?论]? [第一章]?传播的一般原理概述? [第二章]?传播者? [第三章]?信?息? [第四章]?传播媒介? [第五章]?受?众? [第六章]?传播效果? [第七章]?大众传播与社会发展? [第八章]?传播的控制? [第九章]?国际传播? 绪?论? 1、?传播学研究是人类一切传播行为和传播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是从传播的社会功能出发,以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为基础理论,以社会信息交流尤其是大众传播、人际传播为研究对象的一门交叉学科。? 2、?传播学研究发端于30_40年代的美国,至50?年代形成自己的体系,我国的研究始于80年代。? 3、?传播学界的五大先驱? (1)拉斯韦尔:五W模式? (2)拉扎斯菲尔德:意见领袖、二级传播、固定样本法、有限效果论? (3)卢因:守门人? (4)霍夫兰:个人差异论、军队? (5)施拉姆:开山鼻祖、传播模式? 4、?传播学与新闻学的关系? (1)传播学注重理论研究,而新闻学则注重业务研究,传播学以原理为重点,而新闻学以“术”为重点。? (2)从研究对象上看,新闻学研究的范围相对窄些。? (3)从研究内容上看,有差别。? (4)从研究方法上看,单调(新闻学),全面系统(传播学)? 5、?传播学研究的方法? (1)内容分析法:材料易获取、费用较低? (2)社会调查法:民意调查、民意测验? (3)实验分析法(控制实验法):多用于传播对象对传播内容的反应。不一定可靠刺激因素的设计与现实不一致。? 第一章?传播的一般原理概述? 传播的定义:(共享说)信息的共享。? (劝服说)突出强调传播是有目的的。? (反映说)传播是一个有机体对于某种刺激的不同反应。? (交流说)用语言进行思想交流。? 信号与符号:? 信号:表示某事、某物、某条件存在与否的信息。? 符号:是人类传播的基本要素,不仅表示……,它还使人能够引出指说对? 象的概念。? 区别:(1)信号可以通过生物遗传的方法掌握,而符号只有在社会实践中? 才能掌握和运用,? 信号活动一般只能在相当固定的时空场合,并结合特定的客观事物进行。而符号具有超越时空力量。人所创造的符号一经约定俗成便可在广阔的空间范围和时间范围内发挥作用。? (2)符号是人类独有的。? (3)符号可以表达信号所无法表达的抽象概念,可以用来表示事物表象掩盖下的性? 质特征和范围。(指抽象能力)? 共同性:指说性? 意义理论、语言一般特性、传播互动障碍、语言互动原则 传播的基本要素及方式? 教材中九要求,与大纲八要素比(情境、传播者与受传者、信息与通道、制码与译码、噪音、传播效果、经验范围、反馈)增加能力和行动。? 传播的类型:? A.?亚里斯多德模式?静态因素及其关系的描述,适合描述公众传播? B.?拉斯韦尔模式?以“任何讯息总是有效果”为假室前提,忽略了反馈及动机的分析。? C.?香农一韦弗模式?“传播数学理论”,以电路原理的直线性单向过程比作人的传播过程,十分机械,忽视了内容,效果、情况,人的功能性,强调了噪音。? 德福勒模式:开始注意反馈的存在,直线性循环性、奥古斯德施拉姆模式:与直线性模式决裂,适合人际传播的描述。? D.?丹斯模式:强调动态过程,循环往复,不断上升,利于描述传播的连续性。? E.?纽科姆ABX模式及其它平衡模式和互向模式,ABX局限性,把趋向一致视作传播的主要原因和效果。? “风筝”互向模式:不再认为信息纯粹由信源提供,而是多方面的综合。? F.?韦斯特利麦克莱恩模式:传播可以是有目的,也可以是无目的,反馈可以是有目的,也可以是无目的。? G.?马莱茨克的大众传播模式:从社会心理学角度。? H.?赖利夫妇社会学模式? 6.?传播的种类:? A.?内在传播(个体传播、亲身传播):指信息作用下人的自身神经思维运动所作的各种反应。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语言能力制约着内在传播,其它还有想象力、记忆力。? B.?人际传播(广义):内在传播以外的一切传播;(狭义)人对人,面对面的传播? 这种传播,任何参与者均有充分的反馈机会,最具说服力,特点:直接性,获得的反馈机会多、规模小、范围易控制。影响人际传播的因素:情感因素、个体差别(客观差异性别、年龄,主观差异心理、气质、兴趣爱好)、时空因素。? C.?组织传播:一定组织内的成员与成员,组织与次组织,组织与环境之间进行的信息,情感的交流。(又叫群体内传播)组织形成的过程就是传播的过程,组织传播是组织活力的源泉?,是组织关系的粘合剂,是组织功能的润滑油,是组织机体的防腐剂。? 特点:很强的组织性、联系着管理科学和公共关系。? 形式:会谈、会议、文件。? D.?公众传播:个体对群众的传播。基本上是单向的。? 演讲是最普遍的形式:? 效果流程:吸引注意、保持兴趣、加强印象、建立信仰、指挥行动。? 受众类型:流动性、相对稳定

文档评论(0)

喜宝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