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渠县十大热门景点
景点一:賨人谷
賨人,又称寅人,虽没有列入当今的56个少数民族之中,但他们在中国历史上曾经有过无比的辉煌,早在春秋战国之前,便建立了自己的国家.国都就建在今达州市渠县的土溪城坝.渠县,秦时称宕渠县.《舆地纪胜》卷162记:“巴西宕渠,其人勇健好歌舞,邻山重叠,险比相次,古之賨国都也。” 賨人谷风景区地处华蓥山脉中北段,四川省达州市渠县城东26公里。范围约41平方公里,以奇山、秀水、幽洞、丽峡、飞瀑、湖泊、涌泉、怪石、古栈、茂林著称,被誉为川东“小九寨”、国家AAAA级旅游区、省级风景名胜区、省级森林公园。
景区内景观众多,汇洞景、石景、崖景、瀑景、气景、生景和人文景观为一体,并且有些景物独具特色。洞景主要集中在渠县龙潭乡老龙村境内,初步调查有大小溶洞60多个,呈现于地表的多为落水洞形式,一门一洞,洞洞有别,洞间又有小洞相通。溶洞群中,以老龙洞的规模最大、最奇。该洞高20m,宽约30m,长在1000m以上。洞中有暗河和地下湖,可以划船荡舟。河水奔腾激荡,拍击洞壁,声若惊雷。洞顶悬吊形状各异的钟乳石,欲坠未坠;顶壁滴水如细雨霏霏,水雾迷蒙。洞中有一高达500余米的“通天洞”,逐级盘旋而上可达山顶。 石景奇石、怪石:景区内奇石、怪石遍布,比比皆是,姿态万千。其中最令人叹为观止的是位于观音崖下平台上的青蛙石。该石高3m多,宛如一只巨大的青蛙,欲跳未跳,神采奕奕,形态逼真。从右侧看,又似一只天狗,端坐在崖前,向西注视着山下的动静,神态活现。这一大自然的杰作,巧夺天工。无论是规模之大,形状之奇,神态之活,在四川省内的天然奇石中实属罕见。
賨人谷景区的奇山秀水、幽洞丽峡、怪石飞瀑、古栈茂林独具特色,独有的賨人穴居遗址和賨人文化陈列馆堪称一绝。同时,景区的旅游基础设施齐备,旅游服务功能完善,是川东旅游的一朵奇葩。尤其是距达州的车程只有1个多小时,距重庆2个多小时,距成都3个多小时车程,非常适合自助、自驾前来领略景区旖旎的自然风光,感悟厚重的古賨文化,畅享周到的旅游服务。
景点二:红色渠县纪念园
“红色渠县纪念园”坐落于距渠县县城30公里的贵福镇八台山麓。该纪念园是在1993年建成的营渠战役纪念碑和苏维埃纪念馆的基础上扩建而成,占地面积9.4万平方米,于2012年2月开工建设,2012年底正式落成开放。
该纪念园由入口广场、景区大门、国旗台、苏维埃广场、红色文化纪念馆、战斗梯、营渠战役纪念碑七大景点构成。其中,红色文化纪念馆占地1500余平方米,该馆以营渠战役为主线,汇集了渠县红色文化资源,分为“序”、“革命薪火·燎原渠县”、“营渠大战·红色政权”、“共赴国难·抗击日寇”、“龙潭起义·迎接解放”等五个部分,集合了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的革命历程,综合运用历史资料,通过雕刻艺术、书画作品、遗物展示和声像资料等形式,生动翔实地展示了红色渠县的光荣历史和社会影响,供游客瞻仰缅怀。
纪念园内,高达19.3米的营渠战役纪念碑矗立在峻峭挺拔的八台山巅,碑名“营渠战役纪念碑”由魏传统将军所写,碑上分别雕刻有-、-为川陕革0据地的题词,以及近千烈士的英名。
“红色渠县纪念园”自开放以来,积极发挥爱国主义宣传教育作用,配合相关部门利用“清明”、“五四”等节日,开展了各类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接待游客、青少年学生及干部群众3万余人次,激发了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的爱国主义热情,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根据达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管理相关规定,达州市相关部门对红色渠县纪念园的申报材料进行认真审核。通过考核验收,“红色渠县纪念园”已达到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标准,决定将其作为达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并授牌。
景点三:渠县文庙
历史沿革
HYPERLINK /item/%E6%B8%A0%E5%8E%BF \t /item/%E6%96%87%E5%BA%99/_blank 渠县,古属賨国,秦置宕渠县。1376年(明洪武九年)更名渠县。历年文风极盛,对孔子的尊奉特别推崇。[1]?
渠县文庙建于宋代嘉定以前,在渠县城内西隅石于岗顶,公元1297—1307年(元代大德年间)重修;公元1368—1398年(明代洪武年间),邑侯梁从义移建于县城南外西岩侧,公元1621年(明天启元年)邑侯邸居正又于南郊将文庙迁回旧址,公元1643年(明代祟祯十六年)九月初九,文庙被农民起义军焚毁。《渠县志》载:“癸未重丸之交,‘贼’由西城毁堞而入,学宫焚焉。”隔二十年后,公元1663年(清代康熙二年)再度兴建。康雍、乾、嘉亦相继修葺。后存的文庙建筑,是公元1820年(嘉庆二十五年)动工重修的。整个工程于公元1821年(清道光元年)秋季才告竣工,前后历经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四个皇帝,费时达一百五十八年之久。
2013年5月,渠县文庙作为清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