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材料制备技术》全套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6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最后的挤压过程要控制以下工艺参数:压头的压力、压头的速度以及挤压的温度,确保被挤压试样在过冷温度区间发生牛顿流动,获得超塑性能,使粉末能够完全弥合在一起。 例如:为了避免在挤压的过程中发生脆化,要控制挤压温度。 三、大块非晶合金的超塑性加工 大块非晶合金在过冷液相区间内,具有非常好的超塑性性能,与常规晶态合金的超塑性变形一样,呈现大延伸、低应力及易成形等特性。 如?1.5mm的La55Al25Ni20非晶试样的延伸率可达15000%。 1、大块非晶合金具有很强的超塑性成形能力的原因 与普通的多晶材料和传统的低维(粉、丝、薄带等)非晶材料不同的是,大块非晶合金在受热发生晶化之前会有一个宽的过冷液体温度区间?Tx(?Tx=TX-Tg,如图),温度区间为50?150℃。 其中正是大块非晶合金的这一特殊区域—过冷液体温度区间的存在,是其多种优异性能的直接原因。 当过冷液体的黏度达到1012Pa·s数量级时,过冷液体就被冻结为类似于氧化物玻璃的无序结构,表现为牛顿粘性流动状态,可以在一个较宽的应变率范围内发生黏性流动,获得极高的塑性成形能力,可表现出很强的超塑性成形能力。 2、大块非晶合金与普通多晶材料的超塑性变形比较 ① 变形温度低。大块非晶合金的超塑性变形发生在过冷温度区间,一般在0.6Tm以下。 ②应变率高 ③变形时所需的外力小 ④变形过程中不产生空洞 ⑤微观和宏观上都发生均匀的变形 ⑥变形后仍保留原来的性能。由于合金是在晶化温度Tx以下进行变形,因此变形结束后仍旧保留了原来的非晶结构。 ⑦可以进行形状极为复杂的变形。晶体材料超塑性变形后,材料表面非常的粗糙;而大块非晶材料的超塑性成形表面光滑、尺寸准确。 人们已尝试利用超塑性特性,采用模锻、挤压、冲压和弯曲成形成多种工艺方法制造非晶合金精细零部件,目前应用最多的是模锻和挤压方法。 利用大块非晶合金在过冷液相区间内的超塑性特性,人们已成功制备出高精密、大宽深比的非晶态合金零部件,而起已在体育用品、手机配件及医疗器械等方面获得一定程度的应用。 非晶合金在材料领域中的应用 铜基非晶合金的研究与应用 铁基非晶合金的研究与应用 钴基非晶合金的研究与应用 锆基非晶合金的研究与应用 镍基非晶合金的研究与应用 镁基非晶合金的研究与应用 钛基非晶合金的研究与应用 Pd基非晶合金的研究与应用 本章参考文献 《大块非晶合金》,闫志杰,柴跃生著,2005年 第五章 纳米材料的制备 第一节 纳米材料概述 第二节 纳米粉体的制备 第三节 块体纳米材料的制备 第一节 纳米材料概述 纳米材料的概念 定义:三维空间中至少有一维处于纳米尺度范围或由它们作为基本单元构成的材料。 纳米尺度范围:1~100nm。 纳米材料包括晶态、非晶态和准晶态的金属、陶瓷和复合材料等。 一、纳米材料的分类及微观结构 1、纳米材料的分类 (1)按不同的结构,分为4类: 0维,指在空间三维尺度均为纳米尺度,如纳米颗粒、原子团簇等。 1维,指在空间有两维处于纳米尺度,如纳米丝、纳米棒、纳米管等。 2维,指在空间只有一维处于纳米尺度,如超薄膜、多层膜、超晶格等。 3维,纳米相(块体纳米材料)等。 纳米材料的主要形式 各种纳米结构 (2)按形态一般分为4类: a、纳米颗粒型材料,指应用时直接使用纳米颗粒的形态。 b、纳米固体材料,指由尺寸小于15nm的超微颗粒在高压力下压制成形,或再经一定热处理工序后所生成的致密型固体材料。 c、颗粒膜材料,指将颗粒嵌于薄膜中所生成的复合薄膜。 d、纳米磁性液体材料,是由超细微粒包覆一层长键的有机表面活性剂,高度弥散于一定基液中。构成稳定的具有磁性的液体。 2、纳米晶体的微观结构 纳米晶体主要由纳米晶粒和晶粒界面两部分组成,其晶粒中原子的长程有序排列和无序界面成分的组成后有大量的界面,晶界原子达15%~50%,且原子排列互不相同,界面周围的晶格原子结构互不相关,使得纳米材料成为介于晶态与非晶态之间的一种新的结构状态。 近年来,纳米晶体的微观结构研究主要集中在晶界结构、晶粒结构及结构稳定性三方面。 可以利用TEM、X射线、中子衍射等方法对其结构进行表征。 目前,对于纳米材料晶界的结构有3种假说: 一是完全无序说,认为纳米晶粒间界具有较为开放的结构,原子排列具有随机性,原子间距较大,原子密度低,既无长程有序,又无短程有序; 二是有序说,认为晶粒间界处含有短程有序的结构单元,晶粒间界处原子保持一定的有序度,通过阶梯式移动实现局部能量的最低状态; 三是有序无序说,认为纳米材料晶界结构受晶粒取向和外场作用等一些因素的限制,在有序和无序之间变化。 纳米晶体的结构稳定性 纳米晶体中,大量的晶界处于热力学亚稳态,在适当的外界条件下将向较稳定的亚稳态或稳定态转化,一般表现为

文档评论(0)

最新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