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2讲 从汉至清政治制度的演变课时作业.docVIP

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2讲 从汉至清政治制度的演变课时作业.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页码 页码 / NUMPAGES 总页数 总页数 【2019最新】精选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2讲 从汉至清政治制度的演变课时作业 (时间:45分钟) 【2019最新】精选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2讲 从汉至清政治制度的演变课时作业 1.学者丛日云在从多种维度来考察中西政治文化的差异及两者的个性之后,将其概括为“一”与“多”。并认为古代中国的政治主体对任何外界事物都要将其纳入“一”的框架,面对有悖于“一”的秩序,就会激发出改造与整合它使之归于“一”的冲动。古代中国有悖于“一”这个秩序的制度是(  ) A.郡县制 B.郡国并行制 C.三省六部制 D.内阁制 2.王符《潜夫论·考绩》:“群僚举士者,或以顽鲁应茂材,以桀逆应至孝,以贪饕应廉吏,以狡猾应直言,以轻薄应敦厚,……名家不相副,求贡不相称,富者乘其财力,贵者随其势要,以钱多为贤,以刚强为上。凡在位所以多非其人,而官听所以数乱荒也。”材料反映出(  ) A.察举制弊端日益暴露 B.孝廉的标准不适应社会的发展 C.九品中正制难以持续 D.分科取士难以选拔高素质人才 3.学者唐长孺认为:九品中正制只是保证清浊分流,并不等于选举制度的全部。这主要是因为(  ) A.中正官有授官职责 B.任命权完全归于皇帝 C.中央政府掌控任官权 D.选官关键在于内阁 4.有学者认为,三省合用的办公场所“政事堂”(后来改为“中书门下”)的出现明显与“三省制”之本意背道而驰。其理由在于,“政事堂”的出现(  ) A.迎合了强化皇权的需要 B.破坏了原有的决策程序 C.提升了中书省的法定地位 D.体现相权集中扩大的趋势 5.中国近代学者罗振玉在评价某制度时说:“度才而使之,程能而任之,朝不道则夕斥之矣,夕不道则朝罢之矣。……其操纵由一己,其呼吸若一气,其简练教训如亲父兄之于子弟也。”这一制度(  ) A.最早开创于夏商时期 B.以父系的血缘关系为基础 C.有利于实现中央集权 D.最突出的特点是等级森严 6.“军国重事,无不领之。此由中央政府常派重臣镇压地方之上,实为一种变相之封建。而汉、唐州郡地方政府之地位,渺不再得。此制大体上为明、清所承袭,于地方政事之推进,有莫大损害。自此遂只有中央临制地方,而中央、地方共同推行国政之意义遂失。”这说明该制度(  ) A.是中央派出机构,非地方行政机构 B.地方缺乏自主性,不利地方政事推进 C.所辖地区广阔,并且拥有较大权力 D.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为后世所沿用 7.有学者指出“从汉朝到明清,宰相一旦威权既重,组织形态发育成熟,便会蜕变为闲曹,为皇帝身边发育出来的新的宰相机构所取代。以皇权为中心,中国的宰相机构呈现出‘波纹式循环发生’状态”。下列选项能反映此材料观点的是(  ) A.魏晋九品中正制 B.隋唐三省六部制 C.元朝设立中书省 D.唐宋元科举制度 8.明朝时期有多位皇帝不上朝,比如正德、嘉靖,万历皇帝更是创造了近30年不上朝的专制主义君主制史上“荒诞奇迹”,但明朝统治还得到延续。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应是(  ) A.君主专制制度进一步加强 B.封建统治腐朽黑暗 C.内阁成为正式的行政机构 D.宦官专权控制朝政 9.明代王圻《续文献通考》卷八十七载:“洪武元年,始备六尚书,皆正三品,而侍郎正四品,郎中以下品秩有差,而皆隶中书省,一仍元旧。十三年,丞相胡惟庸以专擅蒙蔽诛,分其职于吏户礼兵刑工,又分大都督府为五,升尚书正二品,左右侍郎正三品,虽并称政府而名位不极,实权不专。”材料本质上说明当时(  ) A.丞相权力受限更多 B.政令畅通得到保证 C.六部地位显著提高 D.极权统治得到强化 10.《明史》载:洪、宣以后,阁体既尊,而权亦渐重,于是阁部相持。凡廷推考察,各骋意见,以营其私,而党局分焉。科道庶僚,乘其闲隙,参奏纷孥。驯至神宗,厌其嚣聒,置而不论。材料说明(  ) A.内阁地位日益受尊崇 B.六部逐渐成为内阁法定的从属机构 C.明中后期内阁走向宰相化和法定化 D.阁臣间结成朋党,精诚团结 11.赵尔巽在《清史稿》中说:“军国大计,罔不总览。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也。”而内阁从此“名存而已”。又说,入直军机处者皆“重臣”,遴选范围自侍郎、尚书、大学士以至亲王。这说明(  ) A.军机大臣品级在不断提高 B.军机处成为中枢决策机构 C.内阁职权全面移交军机处 D.军机处获得内阁的控制权 12.从康熙帝开始,官员将奏折密封可直接呈给皇帝,皇帝朱批后发回,这样既快又保密。康熙时只有百余官员有密奏权,雍正时扩大到1200余人。这反映了清朝(  ) A.君主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实验室仪器管理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本人在医药行业摸爬滚打10年,做过实验室QC,仪器公司售后技术支持工程师,擅长解答实验室仪器问题,现为一家制药企业仪器管理。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