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中医护理技术在肿瘤患者中的应用.ppt

常用中医护理技术在肿瘤患者中的应用.ppt

  1. 1、本文档共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常用中医护理技术在 肿瘤病人中的应用 概 述 耳穴压豆 在肿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 耳穴贴压法是通过对人体各个部分在耳廓上的对应点或反射区的刺激改善胃肠道不良反应。 耳廓是人整体的缩影,人体各部分在耳廓上均有对应点或区域,其分布似倒置在母体子宫中的胎儿,头朝耳垂下缘,脚朝耳轮上缘,躯体居中。祖国医学认为“宗脉之所聚,十二经脉皆上通于耳”,全身各脏器皆连系于耳。 耳穴压豆 在肿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 恶心呕吐是化疗后胃肠道反应的常见症状,化疗药物可引起肠嗜铬细胞释放5-羟色胺,可激活中枢或迷走神经的5-羟色胺3受体引起呕吐反射,其次药液对消化道粘膜有刺激性,化疗药物中最强烈的致吐药物为顺铂,接受高剂量顺铂的病人呕吐达90%,急性呕吐一般发生于给药后1-2h,此时机体的血药浓度也达到了最高峰,呕吐可持续一周左右。 耳穴压豆 在肿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 频繁的恶心呕吐可导致水电解质平衡紊乱,会影响病人进食和导致消化液的丢失,引起脱水和营养不良。长期接受化疗的病人,由于胃肠道反应剧烈,可加重心理负担,导致机体抵抗力低下,而影响治疗的正常进行或因此中断治疗。 耳穴压豆 在肿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 因此,我们在顺铂化疗前一天给病人实施耳穴埋豆,取口穴、胃穴、食管穴、贲门穴并辅以皮质下穴,以理气宽中、将逆止呕,尤其贲门穴是止呕要穴,皮质下穴有调节胃肠功能的作用。 耳穴压豆 在肿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 诸穴相配起到消除呃逆、镇静止呕的目的,同时与止吐剂有机结合,对缓解胃肠道反应具有一定的增强疗效的作用。采取耳穴贴压法与止吐剂联合使用可明显减轻化疗后的胃肠道反应,从而减轻病人痛苦,保证治疗顺利进行。 耳穴压豆的定义 耳穴压豆法是目前应用最广的一种耳穴刺激方法,是在耳穴毫针法基础上替代埋针的一种简易疗法。 此法经济、安全、无创伤、副作用少,无感染和交叉感染。 耳穴压豆的适应症 适用于老人、幼儿、怕针惧痛、路途遥远。工作学习紧张不能每日去医院就诊的患者。 此法既可用于各种急性病的消炎、消肿、止痛。又可治疗各种慢性病,如高血压、消化道溃疡、胆囊炎、胆石症、慢性支气管炎、遗尿症、神经衰弱等,深受广大患者的欢迎。 材料 贴压物所选用的材料可因地而取,可用油菜籽、小米、绿豆等,也可用药物种籽,莱菔子、白芥子、王不留行籽等,也可用药丸,六神丸、喉症丸、速效救心丸等。 凡是表面光滑、质地坚硬、大小适中、无副作用的物质均可用于耳穴贴压。目前,临床上使用最广泛的是王不留行籽。 选穴原则 1、按相应部位取穴 当机体患病时,在耳廓的相应部位上有一定的敏感点,它便是本病的首选穴位,如胃痛取“胃”穴等。 2、按脏腑辨证取穴 根据脏腑学说的理论,按各脏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反应进行辨证取穴。如脱发取“肾”穴,皮肤病取“肺”、“大肠”穴等。 3、按经络辨证取穴 即根据十二经脉循行和其病候选取穴位。如坐骨神经痛,取“膀胱”或“胰胆”穴;牙痛取“大肠”穴等。 4、按现代医学理论取穴 耳穴中一些穴名是根据现代医学理论命名的,如“交感”、“肾上腺”、“内分泌”等。这些穴位的功能基本上与现代医学理论一致,故在选穴时应考虑其功能,如炎性疾病取“肾上腺”穴。 5、按临床经验取穴 临床实践发现有些耳穴具有治疗本部位以外疾病的作用,如“外生殖器”穴,可以治疗腰腿痛。 临床常用耳穴取穴部位 胃(主治)胃痉挛,胃炎,胃溃疡,失眠,牙 痛,消化不良,恶心呕吐,前额痛。 肺(主治)咳嗽,胸闷,声音嘶哑,皮肤瘙痒 症,荨麻疹,便秘,戒断综合征。 肝(主治)胁痛,眩晕,高血压,更年期综合 症。 脾 (主治) 腹泻、腹胀、便秘、食欲不振。 肾(主治)腰痛,耳鸣,神经衰弱,肾盂肾炎, 哮喘,月经不调。 临床常用耳穴取穴部位 神门:(主治)失眠、多梦、癫痫、高血压、神经衰弱。 气管:(主治)哮喘,支气管炎。 交感:(主治)胃肠痉挛、心绞痛、胆绞痛、输卵管结石、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十二脂肠:(主治)十二脂肠溃疡,胆囊炎,胆石症,幽门痉挛,腹胀,腹泻,腹痛。 小肠:(主治)消化不良,腹痛,腹胀,心动过速。 大肠:(主治)腹泻,便秘,咳嗽,牙痛。 三焦:(主治)便秘,腹胀,上肢外侧疼痛。 耳穴压豆的按压方法 耳穴贴压时要稍施加压力,按压数秒钟后,一般即能收到效果。刺激强度应根据病人基本情况而定。 急性病症、实证、热证、体质强壮者,宜用强刺激手法。儿童、孕妇、年老体弱、精神紧张者,宜用弱刺激手法。一般患者可采用中等刺激强度按压。 耳穴压豆的疗程 每贴压1次,可在耳穴上放置3-5天,贴压期间,嘱患者每日自行按压2-3次,每次1-2分钟,贴压5-10次为1疗程。中间休息1-

文档评论(0)

peace030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