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皆被照亮中的后记忆与犹太性-湖南科技大学学报.PDF

一切皆被照亮中的后记忆与犹太性-湖南科技大学学报.PDF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8卷 第1期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Vol.18No.1 2015年1月 JournalofHunanUniversityofScience&Technology(SocialScienceEdition) Jan.2015 doi:10.13582/j.cnki.1672-7835.2015.01.008 《一切皆被照亮》中的“后记忆”与犹太性① 曾桂娥 (上海大学 国际交流学院,上海200072) 摘 要:美国新生代犹太作家乔纳森 ·萨福兰·福厄的小说《一切皆被照亮》以一位美国犹太青年作家前往乌克兰 寻根的经历为线索,借助魔幻现实主义重构个体层面的家族史和社会层面的犹太集体记忆。通过探讨小说中的“后记 忆”与犹太性的关系,该小说体现了新生代犹太作家在后大屠杀时代继承创伤、延续犹太性,并以文学想象表现历史“真 相”、照亮未来的不懈努力。 关键词:福厄;《一切皆被照亮》;后记忆;犹太性 中图分类号:I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7835(2015)01-0039-08 Approaching“Post-Memory”andJewishnessin EverythingIsIlluminated ZENGGuie (CollegeofInternationalExchange,ShanghaiUniversity,Shanghai200072,China) Abstract:AsasalutationtotheHolocaustliteraturetradition,JonathanSafranFoer’sfirstnovelEvery thingIsIlluminatedexplorestheissuesofmemoryandJewishnessinthepost-Holocaustera.Throughaquest -for-holy-grailstyleprocess,theprotagonistsearchesfortherootofthefamilyhistory,andthenovelre vealshowthenew-generationJewishAmericanwriterendeavorstoinherittransgenerationaltrauma,transmit post-memoryandendowtheJewishnesswithnewimplications.Fromtheperspectiveofmemorytheories,this paperanalyzestherelationshipbetweenpost-memory,culturalidentityandJewishness.Itconcludesthatlit eraryimaginationhelps“non-survivors”constructthepost-memory,whichisessentialforthepost-Holo caustgenerationstopassonJewishnesswithnewilluminations. Keywords:JonathanSafranFoer;EverythingIsIlluminated;post-memory;Jewishness 记忆与犹太文化身份认同是美国犹太文学中的恒久主题之一。以安齐娅 ·叶齐尔斯卡(Anzia Yezierska)和亚伯拉罕 ·卡恩(AbrahamCahan)为代表的早期移民到美国的第一代犹太作家大多描写移 民生活和文化同化问题[1]228;以索尔 ·贝娄和菲利普 ·罗斯等为代表的第二、三代犹太作家借助刻画文 化矛盾、代际矛盾等议题讨论犹太性,关注身份认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发生的犹太大屠杀催生了很 ① 多“大屠杀后意识”小说,主要关注如何应对创伤、建构身份认同。随着大屠杀幸存者们渐渐离世,被 伯格称之为“约伯的孩子们”的第二代大屠杀文学作家更多关注心理问题和神学问题,而第三代作家对 ① 收稿日期:2014-04-16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