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藏象学说和脏腑疾病的护理要点.ppt
青衣 青衣 藏象学说和 脏腑疾病的护理要点 2015年5月7日 藏象?概念 ●研究人体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 其相互关系的学说。 ●藏,即脏。指居于体内的脏腑;象,指 脏腑的功能活动和病理变化反映于体外的 种种征象。 ●人体以五脏为中心,六腑相配合,以气、 血、津液为物质基础,通过经络联系脏腑、 五官九窍、皮肉筋脉、四肢百骸,构成有 机的整体。 藏象?内容 ●脏腑不单纯是一个解剖学的概念,更重要的是概 括了人体某一系统的生理和病理学概念。 ●五脏:肝、心、脾、肺、肾。 ●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 ●奇恒六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五脏生理特点:化生和贮藏精气;(满而不能实) ●六腑生理特点:受盛和传化水谷。(实而不满) ●脏病多虚,腑病多实。脏实可泻其腑,腑虚 者可补其脏。 藏象?五脏之心、肺 ●心:神之居,血之主,脉之宗,是谓 “君主之官”。与小肠相表里。 ●功能:1.主血脉;2.主神志。 ●在志为喜,在液为汗,在体合脉,其 华在面,开窍于舌。 ●应夏、南方、暑、火、苦味、赤色。 ●为阳脏而主阳气,是人身之“太阳”。 ●心包络 心脏外面的包膜,有保护心脏,代 心受邪的作用。 ●肺:为“华盖”,为娇脏,魄之处,气之主, 谓“宰辅之官”。与大肠相表里。 ●功能:主气;主行水(通调水道);主宣发 肃降;朝百脉,主治节。 ●在志为忧(悲),在液为涕,在体合皮,其 华在毛,开窍于鼻。 ●应秋、西方、燥、金、辛味、白色。 藏象?五脏之脾、肝 ●脾: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 “仓廩之官,五味出焉”。脾与胃相表里。 ●功能:主运化;主升清;主统血(固摄 作用)。 ●在志为思,在液为涎,在体合肌肉,主 四肢,开窍于口,其华 在唇。 ●应长夏、中央、湿、 土、甘味、黄色。 ●肝:魂之脏,筋之宗;“将军 之官,谋虑出焉”;“罢极之本, 魂之居也。”肝与胆相表里。 ●功能:主疏泄;主藏血。 ●在志为怒,在液为泪,在体合 筋,其华在爪,开窍于目。 ●应春、东方、 风、木、酸味, 青色。 藏象?五脏之肾 ●肾:脏腑阴阳之本,生命之源;“先 天之本”。“肾为气之根”。肾与膀胱 相表里。 ●功能:藏精,主生长发育,生殖;主 水;主纳气。 ●在志为恐,在液为唾,在体为骨,主 骨生髓,其华在发, 开窍于耳和二阴。 ●对应冬、北方、寒、 水、黑(玄)色、咸味。 藏象?六腑 ●六腑:胆、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 六个脏器的合称。 ●生理功能:传化物而不藏以和降通畅为顺。 ●1.胆:贮存和排泄胆汁,主决断; ●2.胃:受纳、腐熟水谷; ●3.小肠:受盛化物,泌别清浊; ●4.大肠:传化糟粕。 ●5.膀胱:贮存和排泄尿液; ●6.三焦:主持诸气,疏通水道,运行水液。 藏象?五脏六腑之间的相互关系 ●脏与脏 1.心与肺:心主血,肺主气。 2.心与肝:心主血脉,肝贮藏血。 3.心与脾:脾运化精微,借助血液的 运行,输布全身。 4.心与肾:心阳下降,肾阴上升,上 下相交,阴阳相济,“心肾相交”。 5.肝与脾:肝藏血,脾主生血。 6.肝与肺:肝气升发,肺气肃降,维持气机 的升降运行。 7.肝与肾:肾藏精,肝藏血,互相依存,互 相资生。“肝肾同源”。 8.肺与脾:脾上输精气于肺,与肺吸入的精 气相结合,而成宗气(又称肺气)。 9.脾与肾:脾阳依靠肾阳的温养。 10.肺与肾:肺主肃降,通调水道,使水液下 归于肾。肺主呼吸,肾主纳气,维持气机出入 升降的功能。 藏象?五脏六腑之间的相互关系 ●脏与腑 1.心与小肠:互为表里,心热可 移热小肠。 2.肝与胆:互为表里,肝疏泄正 常维持胆汁的正常排泄。 3.脾与胃:互为表里,胃纳脾化, 相互为用。 4.肺与大肠:互为表里,肺气肃 降和大肠气机通畅相互影响。 5.肾与膀胱:互为表里。共同维持水 液代谢的平衡(以肾为主)。 6.心包与三焦:互为表里。湿热合邪, 临床上稽留三焦,最容易内陷心包。 脏腑疾病的护理要点 ●心与小肠疾病 1.心病的辩证 (1)病因:实证多因寒凝、淤血、气郁、痰火等致心脉痹阻、 痰迷心窍、痰火扰心,虚证多因先天不足、久病伤心、思虑过度等致气血阴 阳亏损;(2)症状:常见心悸、怔忡、心痛、心烦、气短、失眠多梦等; (3)辨证要点:伴胸闷心痛引肩背内臂,时发时止,舌暗或有紫斑瘀点甚至 暴痛神昏肢厥等,脉结代或细微,为心脉痹阻证;伴神识痴呆、昏昧、抑郁, 举止失常,甚至昏仆不知人事,脉缓而滑,为痰迷心窍;(——抑郁型、狂 躁型,西医?)另外,若伴阴阳气血虚症状者,分别为心阴虚型、心阳虚型、 心气虚型,心血虚型。 脏腑疾病的护理要点 ●心与小肠疾病 2.心病的施护措施 (1)护治原则:心脉痹阻——活血化瘀止痛;痰迷心 窍——宽胸涤痰开窍;痰火扰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