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三讲中国茶道一、教学目的1、掌握茶道、茶德、中国茶道、道家文化等。2、了解中国茶道的内涵,学习礼仪文化,陶冶性情,修身养性,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二、教学重点和难点中国茶道之内涵三、教学内容:共分四节第三讲中国茶道第一节 茶道和茶德第二节 中国茶道第三节 中国茶道与道家第四节 以茶会友第一节 茶道和茶德一、茶道所谓茶道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也是一种修身养性的生活方式。通过沏茶、赏茶、饮茶学习礼法,美心修德,增进友谊,是一种有益的和美仪式。二、茶道起源茶道起源于中国。唐代《封式闻见记》:“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当时社会流行茶宴,以茶代酒,品茗赏景。陆羽《茶经》“精、行、俭、德”。在茶事活动中倡导此种精神。希望品茗者从煎到饮进入一种澄心静虑、怡情悦性的境界。宋徽宗赵佶:“至于茶之为物,致清导和,韵高致静则非庸人孺子可得也。”明代朱权《茶谱》:“予尝举白眼而望青天,汲清泉而烹活火,自谓与天语以扩心志之大,符水火以副内炼之功。”三、茶德即饮茶时的道德要求。即将茶艺的外在表现形式上升为一种高层次高品位的境界和道德风尚-真、善、美。(什么是道德?道德与法律有何异同?)陆羽的俭朴。刘贞德《茶十德》:“以茶利礼仁,茶可雅心,以茶可行道…..”第二节 中国茶道一、中国茶道的定义二、中国茶道的基本精神三、中国茶道分类一、中国茶道的定义老子:“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佛教认为:“道由心悟”如果一定要给茶道下一个定义,把茶道作为一个固定的、僵化的概念,反倒失去了茶道的神秘感,同时也限制了茶人的想象力,淡化了通过用心灵去悟道时产生的玄妙感觉。用心灵去悟茶道的玄妙感受,好比是“月印千江水,千江月不同。” 陈香白先生认为:中国茶道包含茶艺、茶德、茶礼、茶理、茶情、茶学说、茶道引导七种义理,中国茶道精神的核心是和。周作人先生则说得比较随意,他对茶道的理解为:“茶道的意思,用平凡的话来说,可以称作为忙里偷闲,苦中作乐,在不完全现实中享受一点美与和谐,在刹那间体会永久。”台湾学者刘汉介先生提出:“所谓茶道是指品茗的方法与意境。”中国茶道就是通过茶事过程,引导个体在美的享受过程中完善品格修养以实现全人类和谐安乐之道 。是茶事活动与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完美结合。二、中国茶道的基本精神台湾教授吴振铎:“清、敬、怡、真” “清”是指“清洁”、“清廉”、“清静”、“清寂”。茶艺的真谛不仅要求事物外表之清,更需要心境清寂、宁静、明廉、知耻。“敬”是万物之本,敬乃尊重他人,对己谨慎“怡”是欢乐怡悦。“真”是真理之真,真知之真。饮茶的真谛,在于启发智慧与良知,诗人生活的淡泊明志、俭德行事。臻于真、善、美的境界。 庄晚芳教授:“廉、美、和、敬”。庄老解释为:“廉俭育德,美真康乐,和诚处世,敬爱为人。”“武夷山茶痴”林治先生:“和、静、怡、真” “和”是中国这茶道哲学思想的核心,事茶道的灵魂。“静”是中国茶道修习的不二法门。“怡”是中国茶道修习实践中的心灵感受。“真”是中国茶道终极追求。(一)“和”中国茶道哲学思想的核心“和”-保合大和、中和、和平、和睦、和谐“和”是儒、佛、道三教共通的哲学理念。茶道追求的“和”源于《周易》中的“保合大和”“保合大和”的意思指实践万物皆有阴阳两要素构成,阴阳协调,保全大和之元气以普利万物才是人间真道。陆羽在《茶经》中描述他设计的风炉指出,风炉用铁铸从“金”;放置在地上从“土”;炉中烧的木炭从“木”木炭燃烧从“火”;风炉上煮的茶汤从“水”。煮茶的过程就是金木水火土悟心相生相克并达到和谐平衡的过程。可见五行调和等理念是茶道的哲学基础。 儒家 “中庸之道”的中和思想。在儒家眼里和是中,和是度,和是宜,和是当,和是一切恰到好处,无过亦无不及。儒家对和的诠释:在泡茶时,表现为“酸甜苦涩调太和,掌握迟速量适中”的中庸之美。在待客是表现为“奉茶为礼尊长者,备茶浓意表浓情”的明礼之伦。在饮茶过程中表现为“饮罢佳茗方知深,赞叹此乃草中英”的谦和之礼。在品茗的环境与心境方面表现为“普事故雅去虚华,宁静致远隐沉毅”的俭德之行。 (二)“静”中国茶道修习的必由之径? 中国茶道是修身养性,追寻自我之道。静是中国茶道修习的必由途径。如何从小小的茶壶中去体悟宇宙的奥秘?如何从淡淡的茶汤中去品味人生?如何在茶事活动中明心见性?如何通过茶道的修习来澡雪精神,锻炼人格,超越自我? ——静老子:“至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云梦一百岁老人--长寿秘诀是心静如水)庄子:“水静则明烛须眉,平中准,大匠取法焉。水静伏明,而况精神。圣人之心,静,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做人的最高境界是?)老子和庄子的“虚静观复法”是人们明心见性,洞察自然,反观自我,体悟道德的无上妙法。“茶须静品” 。宋徽宗赵佶在《大观茶论》中写道:“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农业-DEM及其应用.PPT
- 农业-WTO环境下农业产业化的研究-37页.pptx
- 农业-病毒性传染病病理-15页.pptx
- 农业-病害循环-17页.pptx
- 农业-病理学基础简介-16页.pptx
- 农业-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与营养保健-38页.pptx
- 农业-草坪病害与防治-16页.pptx
- 农业-草坪草的生长发育-8页.pptx
- 农业-草坪的修剪-11页.pptx
- 农业-草坪对人类社会的贡献-11页.pptx
- 《中国重症血液吸附专家指导意见(2025年)》解读 PPT课件.pptx
- 《中国绝经管理与绝经激素治疗指南2023版》解读PPT课件.pptx
- 《中国心力衰竭基层诊疗与管理指南(2024年)》解读 3PPT课件.pptx
- 《中国毛霉病临床诊疗专家共识(2022)》解读 PPT课件.pptx
- 《中国毛霉病临床诊疗专家共识(2022)》解读PPT课件.pptx
- 《库欣病诊治专家共识(2025)》解读 PPT课件.pptx
- CSCO胃癌诊疗指南2025版解读 PPT课件.pptx
- 《亚低温脑保护中国专家共识2020》解读 PPT课件.pptx
- 儿童青少年近视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2025年)解读PPT课件.pptx
- 2025年丙酮项目规划申请报告.docx
文档评论(0)